藝術街坊店家
讓淡水與世界相連結的文化櫥窗 ---看三協成糕餅博物館李志仁的文化熱情 創立於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的「三協成」,是老淡水人家喻戶曉的老餅店。
不過,「三協成」不只是老餅店而已。在第二代接班人李志仁近一二十年的戮力經營下,今天的「三協成」已然成功轉型,從老餅店提升成為糕餅博物館,擴大藝術與文化視野,並且邁向國際化。如果我們說今天的「三協成」是讓淡水與世界相連結的文化櫥窗,也許更為適切。
 無論是假日或平時,當你走進淡水老街中,肯定會注意到一個特別的景象,那就是「三協成」總是人潮擁擠,遊客進出頻繁,而且進出人潮中往往夾雜不少外國遊客。沒錯!「三協成」歡迎遊客進去參觀,整個「三協成」一樓前後的空間,賣場僅佔一小部分,其餘完全規劃為博物館展覽和藝文資訊空間。除了常態的糕餅文物展示和定期的藝文美展之外,「三協成」還備有豐富的文史資訊作成中、英、德、法等多語簡介,供遊客自行取閱。身為「三協成」的社長李志仁則常常親自招待客人品嘗「三協成」的精緻糕點,遇到外國遊客甚至會直接以外語為外賓解說。據了解,李志仁勤修外語,其中包括法語、德語、日語等,多可琅琅上口。幾年前,日亞航曾特別專訪李志仁攝製「三協成」專輯作為淡水的特色代表,在其飛行航班上播映介紹,讓「三協成」與淡水的聲名遠播,也因此吸引許多日本遊客來到淡水遊訪。
熱愛本土文化、也熱愛藝術的李志仁,早在滬尾文教促進會時代即參與淡水文化活動,鼎力支持「滬尾民俗藝術週」(1988)舉辦;1990年他與幾位夥伴共同創立「滬尾文史工作室」,擔任社長多年,發行「滬尾街」雜誌,社址就設在「三協成」,當時文化夥伴經常在「三協成」聚會,「三協成」已儼如一個文化中心;1994年「淡水文化基金會」籌組成立,李志仁膺任第一屆董事;1995年為關心中正路老街拓寬工程,他發起成立「淡水老街發展協進會」,展開一連串的老街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運動,「三協成」就在這一波社造運動中重新改造轉型,朝向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糕餅博物館發展;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車,「三協成」也從此門庭若市,遊客絡繹不絕;而李志仁至今依然經常贊助藝文公益,一如以往充滿文化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