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北港塘渡口 淡水開墾史的起點


張建隆

  「北港塘渡」為早年淡水河口南北岸交通之重要渡口,乃連結八里至淡水之交通要津,因此自乾隆初到光緒20年割台前夕,皆設「北港塘」安兵防守。

  「塘」是哨所的意思。清朝兵制,營下設有汛、塘,分置於營外的形勢要地,以為外防兼做監斥。塘的編制略小於汛。清雍正2年重修淡水城後,清軍在淡水河口北岸的佈防:紅毛城仍置砲台、設汛塘,安把總一員、兵30名,並於紅毛城與竿蓁林之間,設北港塘,安兵5名,監守「北港塘渡」交通要津。  雍正年間,北台灣移墾之初,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區開發較早,為當時之軍政要樞;「淡水營守備」與「八里坌巡檢」皆設於
此。凡由南而北,移墾之眾,無不由「八里坌渡」渡河至「北港塘渡」前來淡水。上岸後,再從「北港塘」出發,循唯一的「車路」,可通往圭柔山、外北投、小雞籠等廣大腹地,以及金包里、跳石、八尺門等北海岸各地。「北港塘渡」在當時交通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淡水地區的移墾史上,扮演著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乾隆初,軍方特地在渡口附近設「北港塘」,駐兵以防盜,保護前來移墾民眾的安全。

  乾隆中葉台灣古地圖,也明顯標識出「北港塘」位置,以及北港塘西側一條道路,可通往圭柔山社和外北投社等地。「北港塘」臨河岸處,即是「北港塘渡」,屢見諸志書記載。乾隆29年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登載全淡水河系共六個渡口,「北港塘渡」排名第一,可見其重要性。

  1930年代以後,淡水港因泥沙淤塞,從國際商港轉型成河港和漁港,「北港塘渡」水岸一帶仍是渡船漁舟靠岸泊船之處。雖日後淡水河淤塞日益嚴重,但淡水河岸風貌並無多大變化,至今仍可見到漁舟舢舨泊於岸旁。

  2000年代,台北縣文化局於「聖江廟」前河岸,立解說牌,說明「北港塘」歷史沿革。今崁仔腳─中正路5巷27號之「聖江廟」。廟埕外臨河處,即是「北港塘渡」,也是文化局立解說牌之所在,整體歷史意象相當完整。佇於解說牌前,臨河眺望,緬想先民從八里對岸渡河來淡水登陸移墾的情景,便可以開始述說一頁近三百年的淡水開墾史。「北港塘渡」淡水河水岸足以做為最佳歷史見證。

位於聖江廟前的「北港塘渡」,現地已不復見港口碼頭風貌。(攝影/黃介宏)
台北縣政府於原址設立北港塘解說牌(攝影/黃介宏)

  。

清乾隆時期古地圖上明顯標示「北港塘」位置(圖片提供/張建隆)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