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從淡水鎮走入淡水區
 1946-2010淡水鎮的蛻變與發展

                                                                                     謝德錫
  淡水鎮的設置跨越20世紀後期及21世紀初期的時間裡,由一個農、漁為主的小鄉鎮逐步蛻變為都會遊憩的城鎮,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面上,可說有著急遽的變化,尤其晚近幾年

裡,幾項交通建設計劃都是在大力開發與保

持在地風味的爭議中經歷長期的拔河。地方自治的淡水鎮,鎮民對於自己家鄉,對於各項建設仍擁有一定的決定權,派出機關的淡水區屆時又能守護多少在地的權益?

地方派系到政黨競爭
  1945年11月台北州接管委員會成立,派遣委員黃炎生接收淡水郡,原有轄下街庄仍然延續。一直到1946年1月16日變更行政區域,淡水郡改為淡水區,淡水街改為淡水鎮,1月23日派任杜麗水為首任官派鎮長,而在1948年5月起依照台灣省各縣鄉鎮長選舉辦法,由鎮民代表推選李永熏、杜家齊繼任鎮長,1950年台灣省政府制頒「台灣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後,1951年5月正式選舉第一屆鎮長。然而,第一屆淡水鎮長選舉也是淡水地方分裂的開始,代理鎮長李木榮由淡水鎮市街地區的仕紳推舉參選,而建設課長王慶賢則憑藉著多年為山區農民服務的成績也投入選舉,加上里長林愿,三人在6月3日第一次投票時,李木榮雖獲得多數領先的票數,但因當時選舉法規定當選人須得到總投票數過半數。遂由得票數較多的李木榮、王慶賢再進行第二次選舉。王慶賢在二個星期的時間,積極在山區農村地帶鼓吹動員。6月17日投票時,山區20多個里都由王慶賢全面領先,林木榮僅在市街的10多個里領先,王慶賢擊敗李木榮當選第一屆鎮長。  

第一屆淡水鎮鎮長王慶賢

王慶賢、李木榮的支持人士反映著地方兩股不同的勢力,一股是代表市街的商紳,另一股則是山區的農民。1953年第二屆選舉時,市街的商紳打出「甘講本地都無人材,要給外省人做頭人」,推出鎮民代表鄭永富與王慶賢競選,鄭永富險勝後,立即被指控賄選,並依「違反妨害選舉取締法」,被判決當選無效。半年後舉行另一次選舉,結果仍是鄭永富險勝。幾次激烈選戰下來,淡水便形成市街商紳的「街仔派」與山區農民的「山頂派」,派系對抗的模式。隨後「街仔派」的麥春福歷任鎮民代表會主

一信理事主席麥春福

 

席,縣議員,台北縣議會副議長,再加上久任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成為派系領袖,遞變成為以他為主的「麥派」;而「山頂派」的陳根旺在第4屆鎮長選舉時,打出「給山頂子弟做一次看嘜!」訴求後,強力取得山區農民的支持,當選第4屆鎮長,也當選7、8屆鎮長及北基農田水利會會長,也成為派系領袖,形成以他 為主「陳派」。  

「麥」、「陳」兩派在地方政壇上,在鎮長、縣議員、鎮民代

表、里長等地方公職上,纏鬥達數十年之久。一直到1980年代,因台灣民主的轉型,才陸續有黨外、民進黨人士出馬挑戰

北基農田水利會會長陳根旺

這些地方派系強力支持的人選。尤其第13、14屆鎮長,民進黨候選人高票當選後,政黨競爭終於取代派系,成為淡水地方政治的主導力量。

農漁聚落到休憩城鎮
  60多年的持續經濟發展,淡水社會、經濟的風貌也是急遽的改變:淡水河岸線由聚居的農漁民聚落,成為帶狀的工廠區,再變為高樓聳立的景觀住宅;1千多公頃的土地劃為淡海新市鎮進行土地開發;大量農地成為休耕待廢的土地;污染的河域,讓原生的漁、蝦幾乎絕跡;外來移住民的人遠遠超過本地籍居民的人數。

第一屆鎮長王慶賢
  50多年的日本統治,淡水商埠的功能效益日漸萎縮,不過隨著大屯山麓的櫻花栽植、 文蛤養殖、海水浴場開闢,淡水也逐漸成為都會市民遊憩的地點,人口2萬多人的淡水大都數家庭都是農民漁戶,只有舊滬尾街的頂家。  但是1949年三七五減租,1953年「耕者有其田」等陸續推出的土地改革政策下,許多個佃農成為自耕農,地主家庭不少轉往工商、公務、教育界…服務,淡水農業生產獲得極大的激勵,農業人口在整個人口比率,一直維持在55%,但隨著1960年代後期,台灣工商業經濟發展的推動,各類外資裝配工廠設立,農業人口急遽下降,勞工人口則急遽上昇,淡水線鐵路右側,林立著大小工廠,1980年代,隨著工業轉型,休閒娛樂的啤酒屋,保齡球館取代了工廠。1990年代則是隨著淡海新市鎮的規劃,捷運便利的交通,引來房地產開發的熱潮,林立的高層大樓,成為兼具渡假、觀景休閒的住宅大廈。尤其,1990年規劃的淡海新市鎮開發計劃,三期計劃,計劃開發1756公頃的土地,第一期計劃780公頃便將崁頂里大多數區域都劃為範圍,開山整地將整個舊有地形整平為住宅、學校、工商業、機關用地,預計提供數十萬人使用,引進十數萬外地人進駐。然而,對淡水生態環境衝擊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十數年的農地休耕及大台北數百萬盆地居民所帶來的水質污染,讓淡水的農地、水域遭到嚴重的破壞,僅剩少數山區的農民從事觀光休閒農園來維持早年農村的景像。這些產業、經歷數十年動態的變化,讓整個淡水社會階層產生極大的變動,1940、1950年代,淡水本地籍的常住人口都是高達全人口的九成以上,可是自1960年代便逐年遞減,到21世紀前10年裡,淡水常能登載的10多萬人口中,世居本地的人口已掉到四成以下。如何讓新住民融入淡水,早已成為淡水最重大的課題。

不能減色的在地自主
  淡水鎮的年代理,我們看到隨著淡水大片土地的開發利用,讓淡水鎮在房屋、土地的賦稅、規費,取得豐厚的歲入,成為台北縣少數財政、健全、零負債的城鎮。因此,淡水鎮所推動的各項建設雖然有見仁、見智的不同想法,只要獲得代表會通過,大都能依循鎮長的規劃進行。然而隨著台北縣升格,新北市裡,淡水鎮改為淡水區,成為一個派出機關,區長由市長委任,雖然第一任區長將由現任鎮長出任,對淡水事務的掌握與推動,應可駕輕就熟,可是下一任區長則須由具備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方可出任,他與淡水在地聯結性勢必大幅減弱。加上,淡水的稅賦勢必要由新北市政府徵收再統籌分配,歲計有餘的城鎮一下子變為鞠躬屈膝要求分羹的區里,鎮民以往的福利也將被大幅減少。因此,新任淡水區長與三位新選出的在地市議員在未來幾年內,一定要扮演好執行者與監督者的同色,舊淡水鎮數十年奠下的基礎、守護,不能被強迫減分,減色,削減淡水長久累積的在地特色,讓60多年的淡水鎮劃下最完美的句點!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