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確定淡水城市定位

交通問題才能完善解決

蔡以倫

  就在「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環評初審有條件通過後,淡北公路長期佔用車道施工的管線埋設工程,也悄悄進入收尾階段。車道回復後,淡北公路平日大塞車的夢魘,暫獲抒解,車流速度明顯提升。交通建設取決於城市的定位


  有人不禁懷疑,倘若塞車問題能夠透過有效管理方法疏緩解決,何必還須新建道路呢?其實這個問題,與是否新建「淡江大橋」、「淡海捷運延伸線」的思維,考量點是相通的。

▲淡海新市鎮 (攝影/顏志新)

  淡水城市發展藍圖,長期以來是官方
「政策實驗場」,其中有些計畫如海市蜃樓,遙不可及。
中央相中淡水低房價 積極開發低價住宅  早期營建署推動「淡海新市鎮」計畫,但配套不當,造成淡水開發過度,房市過剩,交通卻因此屢爆新瓶頸。去年底,因大台北房價飆高,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研議淡海新市鎮興建「平價住宅」,要讓青年也能擁有住宅。
  經建會於今年5月初又提出「現代住宅」方案,相中沙崙公有土地。由「政府出地、民間興建」,提供「名下無房」,並符合「家庭年收入水準」兩條件的民眾購買。
  淡水因有捷運之便,新市鎮、沙崙屢被官方點名。政府彷彿是魔術師,把淡水變成哆啦A夢的魔幻口袋,拼老命供應土地資源,滿足中央無止境畫餅充饑。


地方政府忙著招商引資 鯨吞蠶食公有精華土地
  近年來新北市則積極推動淡水觀光事業,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吸引大型文化與商業團體進駐。諸如〈雲門舞集〉、〈朱宗慶樂團〉與漁人碼頭所在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沙崙BOT〈文創園區〉等。地方政府推動發展觀光、文化產業,預計更能引入就業與旅遊的短期人口。
  地方政府對淡水的需索,更清晰集中在人口密集度較高的鎮區與相鄰新市鎮。運用官方行政資源,國有機構、土地可隨時變更用途,遂行開發之實。許多在地民眾無緣接近的公家、軍方土地,竟可一夕移轉財團、機構作為BOT開發使用,豈不荒謬。過程民眾無緣參與,事後卻得無奈承受官方「美意」。


官方帶頭 忽視淡水整體規劃
  官方積極在淡水推動新政策,卻未妥善考慮整體交通設施配套,依照現行環保法規,大型開發案需有「環境影響評估」,但只見公部門「化整為零」,巧妙切割公有土地,以小規模開發案,撕裂淡水土地完整性,帶頭忽視淡水整體規劃。
  現今台灣中央與地方,都有「選舉壓力」,長遠政策思維,變得遙不可及。交通建設成了開發案配套口號,遇到選舉期間,淡江大橋就浮上水面,淡海捷運也可無限延伸到三芝、八里,亂無章法,令人搖頭嘆息。
  負責規劃的官員們,請您想想!河港山城、晚霞夕照,淡水美好可能永恆,也可能毀在錯誤規劃。奉勸執政者,別迷信開發、炒短線,多傾聽在地想法。不能顧及淡水民眾需求的開發,都將被選票反蝕。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