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重大交通議題應審慎進行政策評估

黃偵鈞

  自日本福島核災事件後,政府積極進行防災工作的總體檢,其中新北市鄰近三座核電廠,因逃生疏散的交通路線備受重視,新北市長及議員更直接催促「芝投公路」、「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以及「淡江大橋」的興建,表示只要加速克服環評,就能得到解決,簡化了興建重大交通工程的議題。


  以「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為例,4月15日的第三次環評初審會議中,做成「有條件」通過的決議仍備受爭議,其條件雖包括鄰近紅樹林保留區的施工基地須先行施作施工圍籬,開發單位應成立「生態監督小組」後才能施作道路,監督小組至少12位以上,居民代表、專家學者和機關代表各佔三分之一;工程完成後應持續進行生態監測至少五年;另外還要補充開發計畫內老樹及文化資產資料等。

▲政府計劃沿著河岸生態區蓋一條快速道路 (攝影/顏志新)

  淡北道路議題的複雜性其實不僅限於上列的環評「條件」,台灣環評因欠缺有效的資訊公開和充分的民眾參與機制,也缺乏救濟管道,早已為人詬病。尤其在國光石化環評案中更為突顯其缺失,以致最後馬總統不得不對此案表態,造成逆轉。淡水需不需要「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這樣一條道路?也考驗人民智慧與行動力。近日竹圍地區沿河地帶更蓋起四層樓的平房,對於何以能在行水區及易淹水地帶蓋房子,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如同天災並不會等到交通建設完成之後才來,政府是否已經先就海運及空中撤離的路線做出規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才是最實際的承諾。而除了討論淡北道路的興建與否,政府現階段應以積極的作為改善交通,如參照以往學者建議改善台二乙線紅綠燈設置的距離,以及假日進入淡水的車輛應該進行的高乘載管制,甚至是用路人能夠確切遵守道路行駛的規範(因為多數的交通阻塞是來自於超車與隨意變換車道造成事故)。更如同防災意識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民眾也應該被列入改善交通的目標行動者。


  日本人民在地震後冷靜秩序的表現,正是我們應該效法的公民典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居住在安全舒適環境之中,而一切的便利更是建立在安全之上, 2005年在日本所舉辦的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eduction,WCDR)所提出的兵庫宣言中,指明防災社區在整體災害防救工作中的重要性:「災害對於居民與社區的生存、尊嚴、生計及安全,仍然是一大威脅,尤其是窮人;因此,社區防災能力的強化至為重要,因為適當的社區防災措施能使社區及個人顯著得減少災害易損性。」由此可見,有效確實的防災工作是要回歸社區的現況,逐步建立防災實力,政府的職責是,研議相關的對策並藉由科技達到防災的有效性,而複雜的交通議題則應該依循政策評估程序審慎評估,避免專業審查淪為政治操弄。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