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產業遺址的活化再利用
「殼牌倉庫」成為「淡水文化園區」之我見

蕭文杰

▲左為殼牌生態區 右為殼牌園區建築 後方背景為觀音山(攝影/顏志新)

  「殼牌倉庫」是新北市的市定古蹟,說到「殼牌倉庫」外地人可能不熟悉,但是「殼牌」油品,這個品牌,卻有很多人知道。沒錯,位於鼻頭街22號的「殼牌倉庫」,就是擁有佰多年歷史的老品牌「殼牌」油品的倉庫。
  這個倉庫即目前將由「淡水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未來的定位是建構成為與社區緊密關係的「淡水文化園區」。
  從古蹟保存與社區營造角度思考,「殼牌倉庫」的未來,有兩個議題:第一是「殼牌倉庫」是什麼樣的古蹟,價值在哪裡?第二是「淡水文化園區」是什麼樣類型的博物館?
「殼牌倉庫」在古蹟類型上屬「產業遺產」
  首先為什麼要談「殼牌倉庫」是什麼樣類型呢?主要是臺灣的觀光客在參觀古蹟時經常不了解古蹟本身的意義,審美標準常常建構在外在的形式美學,因此建築體是否「雕樑畫棟」,就成為好不好看的標準,這樣反而忽略了古蹟的本質。
  事實上「殼牌倉庫」在古蹟的類型上應該被歸類到「產業遺產」(industrial heritage),這種遺址的觀光價值並不是基於表象的形式美,而是因為遺址本身見證了一個時期的技術與社會改變的歷程。

▲殼牌倉庫鳥瞰圖(攝影/顏志新)

  「殼牌倉庫」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由名稱可以知道,最早的主人是英商「嘉士洋行」,這種建築樣式,是淡水河口唯一僅存的洋行倉庫建築。
  「嘉士洋行」是淡水開港通商時期的茶商,臺灣早期的歌仔冊<寶島新台灣歌>就有歌詞:「專是航船塊載貨,台灣出口樟腦茶」,由這句歌詞可以想像當時淡水對外貿易繁榮的景象。
  而「英商嘉士洋行」於1897將倉庫轉手「殼牌」油品集團,除了擴建倉庫,也鋪設鐵軌、興建月台與油槽,而這樣的建築樣式就成為典型的「工業建築」。
  為了因應需要,工業建築有別於一般宗教建築與民宅,一切的建築都是配合工業生產流程,因此,大型跨距桁架與磚柱;鐵件補強的木桁架構系統;巨大開口的鐵門;鐵軌與月台設施;都是為了方便儲存與運輸而設計。另外在設計上,雖然是洋人,不過材料與匠師仍是以本地為主,所以在形式與構造上就混合了中、西樣式,而這座倉庫的價值就是保留19世紀「工業建築」樣式,見證淡水海上貿易史。
「殼牌倉庫」未來要成為一座「生活博物館」
  「殼牌倉庫」未來要交由「淡水文化基金會」經營成為「淡水文化園區」,我們從「淡水文化園區」的名字拆解,就知道「淡水」和「文化」是「關鍵字」,也就是這是一座「生活博物館」(Eco-Museum)。

▲淡水殼牌倉庫服務中心(攝影/顏志新)

  但「產業遺址」再利用並非每個案例都成功,在臺灣有許多「產業遺址」雖然保持著展覽館的形式,但常見的問題通常是呈現靜態保存,或是展品內容與地方無法產生連結,甚至因為高票價,導致與在地居民格格不入,因此必須先清楚博物館的定位與通曉活化存在的價值。
  首先「生活博物館」的概念是1971年由國際博物館協會會長安利.利比葉(Henri Riviere)所提出,指的是一種構成生活圈大小的區域,也就是說:「生活博物館」可以是居民休憩的場所,也是知識、資訊交換的場所,甚至於是地區生活、歷史共同記憶、文化發展的核心場所。它是地方人民關照自己的一面鏡子,用來發現自我形象、找尋生活地域中,自然與人文遺產、先民生活等面相,也是一種能讓外地人深入了解當地產業、習俗與特性的鏡子。」﹙陳國寧,2003﹚
  對於「淡水文化基金會」要將「淡水文化園區」操作成為「生活博物館」,其實一點也不困難,主要原因是「淡水文化基金會」長期以來都是以在地人為主,對於地方的田野調查也十分有經驗,過去對重建街創意市集、老街巡禮、鄉土體驗活動、志工培訓、人員訓練和導覽都有一定的成效。
「淡水文化園區」活化的幾個方向
  吾人建議,未來的「淡水文化園區」活化的
方向可以考慮下列幾個方向:
在空間方面與導覽方面應該試著讓建築體本身說歷史與產業故事,強化產業遺址的特色。在資訊傳播方面,可以串聯區內「點」狀的古蹟景點,做「面」狀的連結,成為淡水遊客的資訊加油站,並將「文化資產」定義擴大,且整合各種專業。
  在展覽規劃方面與再利用方面,展覽內容應該盡量突顯區域特色,因為,過去觀光客對淡水最大的印象就是水岸。但淡水除了是港口,也是山城,區域內除了指定的古蹟之外還有石滬、梯田、水圳、茶工廠…等值得開發,更重要的,「生活博物館」,應該是區域內生活、生態、生計三者並重,例如基金會未來想要推動的「農夫市集」就是好的案例,這些食材更應該強化區域環境因素,除了健康,也是口感佳的理由,使之能成為地方特色產業。
  除此之外,「殼牌倉庫」還是最佳生態觀察站,除了園區大樹可以提供居民乘涼修憩,這裡可以遠眺觀音山,更是欣賞水生植物與水鳥的好地方,未來設置定點式望遠鏡也是不錯的選擇。
水上人家是地方人文特色的活教材
  而旁邊的水上人家有個專業的名稱叫「蜑家棚」,這是一種憑藉著記憶仿效原鄉廣西蜑民所蓋出這種水上建築,今多廢棄。但是這種特殊的地景,也看出人對環境的調適能力,是地方人文特色的活教材。尤其是面臨過度開發與不當工程的淡水,這種對環境負荷少、可以自主管理的思考模式,可能是二十一世紀建築最需要學習的案例。
  「殼牌倉庫」與「淡水文化基金會」在擁有這麼多優勢條件下,社區與基金會只要有一個特定目標,相信一定能活絡地方產業,達成居民與觀光客雙贏的局面。尤其是「生活博物館」,並不需要迷信媒體或專家學者,而是決定在居民的意志、生活態度、創意與對未來的想像。相信未來這裡展示的是無價的生活價值,讓人願意一來再來的感動。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