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為什麼「淡江夕照」是世界級重要「文化景觀」(下)

 

蕭文杰

  在重要的景觀區,或是「世界遺產」附近的基地,並不是不能有工程,或新的建設,否則都市會出現停滯凍結的狀況,所以,如何做?有沒有必要做?是考慮的重點。
  參考其它「世界遺產」的案例來分析,新舊建築能調和與緩衝區的設立是很重要的,而這樣的概念在國外已經逐漸普及。例如,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義大利,很早就了解汽車對古蹟與美景的衝擊。
  根據《遠見雜誌》報導,南部大城佛羅倫斯的市中心在白天時間完全只開放給行人徒步,羅馬市中心在上、下午交通尖峰時間禁行汽車,米蘭市則以杜謨大教堂為圓心,畫出廣達一千英畝的地區為徒步區(遠見雜誌1989年5月號 第035期)。因為,義大利人清楚,減少空氣污染,能減少對居民和古蹟的傷害。而搭乘電車的乘客,反而能在徒步區慢活、消費,創造出經濟的產值。

  另外許多國家開始在「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區,限制建築高度與工法,強調「景觀權」、「日照權」是屬於社會正義的一部分,例如鄰國日本的京都,就擁有「景觀自治條例」,強調一定範圍的建築高度不得超過重要指標的古蹟。
  這些案例當中,又以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遺產」的德國「德累斯頓易北河谷文化景觀」(Dresden Elbe Valley),最具衝擊性。
  德國「德累斯頓易北河谷文化景觀」,其遺產內容跨越了現代與古典的界限,包含了易北河谷地帶16—20世紀的優秀遺存,有建築群和公園;18-19世紀的鐵路;20世紀的造船廠等,可以說既是「傳統遺產」,又是「現代遺產」。不過這項遺產受到德國市政建設的威脅,主要原因是德國政府想要建造一座橋,這座橋會影響整個景觀。雖然民眾舉行示威、抗議,其境遇也立刻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心,但是橋依舊動工了,因此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給予「世界遺產」除名的處罰,這一天,德國人形容是德國文化資產保存的國恥日。

淡江夕照(攝影/顏志新)

  而德國在「世界遺產區」興建橋的案例,與目前「淡水區」十分類似,值得我們思考「淡江大橋」是否要存在?或是要用什麼方式來興建?目前在淡水居民對於「淡江大橋」的興建,大概出現三種聲音,有支持興建、潛遁式工法興建與反對興建者。本人認為,在工程單位刻意包裝之下,部分民眾對政府開發支持是感到不意外的,原因是資訊不對等造成的,例如所謂的「說明會」、「公聽會」訊息僅發給少數人士,大部分居民仍然不清楚。就本人參加的2011年8月12日那場「說明會」為例,明明發文對象是淡水文史工作者,卻選擇在八里開會,企圖讓文史工作者不方便參加,而會中「淡江大橋」的圖片比例,與事實嚴重不符,可以說是混淆視聽。另外對於環境評估等報告是缺乏的,而與會者也沒有拿到「淡江大橋報告書」,在強烈要求下,此報告書官方允若2011年8月15日提供,但事後也失信於民,而是什麼原因讓人民不能知道「淡江大橋」的真相呢?
  事實上由學術分析,「淡江大橋」興建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運輸臺北港的砂石,因為臺北港的定位是砂石港,興建完成後,受益最大的是砂石業者,但是這一天到來,對於區域內居民與古蹟卻是災難的開始。
  另外有主張興建的官方人士表示,將在「淡江大橋」設置觀景台,認為這樣就解決觀賞夕陽的問題?但是「景觀」的審美,必須與地理環境結合,結合八里與淡水兩岸陸地景觀的「淡江夕照」,才能真正呈現與其它地方不同的「夕照」。
  至於「潛遁式工法」依舊有隱憂存在,主要是「淡江大橋」的主要考量是砂石運輸,雖然橋體不會將「夕照」擋住,但過多的空氣污染,產生的酸性雨水將對紅毛城等古蹟造成危害。且淡水停車空間已經飽和,並不是增建停車場所能解決。一個沒有考慮環境負荷的交通建設,將可能使淡水的老街,無法輕鬆Shopping,也可能因此而頹敗。不過這樣的工法,至少「淡江夕照」可以勉強保留。
  如今政府要面對與思考的是,「淡江夕照」的價值是無價的,其所帶來的觀光產值是可以永續的,尤其是全球化之後,很多很多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都是高樓大廈,很難讓人從中發現城市的文化特徵,而城市的內涵,是人與土地長期演進中沉澱累積的,因為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歷史,這些回憶不應該僅僅只是存在長者的回憶,或是文化局的出版當中。況且地方政府及民眾保護遺產地,是社會良善的實踐,在此呼籲政府,放棄工程的偏執吧!讓居民參與選擇吧,因為這是大家擁有共同記憶的淡水。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