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存經驗

                            江政軒

  古蹟的保存、活化與經營,是一段漫長且艱 辛的道路。試想讓一個舊時代的空間與精神,保 存並延續在時間軸上,所要面對的挑戰包括各世 代的接受度、建築及空間的使用及修復原則、與 現代人事地物的連結與融合……等,似乎存在著 許多矛盾?而這些矛盾往往牽動著一處古蹟的去 留。

▲圖為澳門歷史城區(攝影/江政軒)

澳門歷史城區的保存活化經驗   

  前幾年筆者走訪澳門歷史城區,一個於200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建築群。在澳門沿 著媽閣廟旁的道路,從現代的街道聚落中進入歷 史城區,歷史建築漸漸密集,在這個途徑中,似 乎看不到任何分界線,這份文化被保存了,且被 融合在現代的城市當中。這隱喻著文化源於常民 生活,唯有如此融合,才可以在成為經典之後再 以同樣的姿態回到生活,並可以從氛圍的轉換 中,漸漸感受到歷史氣息。而在進入大三巴牌坊 一帶街廓之前,筆者發現一件怪事,一時說不上 來,卻在進入該街廓之後才領悟,剛剛所走過的 充滿老教堂及修道院的街道中,我看不到任何突 兀的商業行為,包括我們在台灣常常看到的以歷 史空間改裝成咖啡廳,在這個步行四十分鐘路程 的一段路上,幾乎未見不搭調或煽情的招牌及擺 設。這個空間,就是留給歷史文化的濡沐,看似 單調,卻更豐富!

提升古蹟價值進一步帶動地方歷史文化價值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古蹟城區,沒有轉 型成現代的休憩場所是非常可惜的,因為這很明 顯富有商機,且大眾的接受度亦必然相當可觀。 但是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們必須記得的是,古蹟保 存在建築技術上固容易克服,但是其特有的文化 意義及氛圍上,卻難以營造。而在古蹟活化上, 所該面對的也正是這份文化意義與氛圍的延續和 提升,否則這個活化也僅能說是借屍還魂、行屍 走肉,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義,如此的古蹟即使商 機豐沛,所保存的也只能說是建築本身而已。因 此,古蹟建築內的文化活動及與在地歷史脈絡的 扣合,才能說是提升該古蹟價值的主要目標。古 蹟個體價值提升,便可帶動建築群的價值提升; 建築群的價值提升,便可進一步帶動地方歷史文 化價值提升,地方便可以文化為名帶來整體的文 化經濟商機。

台灣私有古蹟保存維護不易

   但是,台灣的私有古蹟在申請或是被指定 起,在使用、修復與更動上便受到了限制,這本 身不是壞事,畢竟這是維護古蹟本體的基本作 為。但也因為這個限制,私人非營利組織所管理 的古蹟往往面臨經費籌措的問題,主要經費來源 有時僅靠本身基金或企業贊助,如此不穩定且 微薄的收入又怎麼能夠在保存硬體上再兼顧包括 各類展演活動等相關軟體。雖說古蹟的休憩機能 不得與其主要文化功能等量齊觀,故以附屬為原 則,不可過重,否則原色原味盡失,與既有脈絡 脫軌,但矛盾的是,不這樣做,又難以在經費不 足的狀況下,憑自行營運的方式增加收入。在古 蹟本身的發展,包括活動的規模及編制的擴充都 受到限制;若是將空間外包給外界經營,則更不 能收放自如,與在地文化融合以保留原色原味, 等到人們是為了喝咖啡或是其他非文化行為來到 這裡,表面上看似堂堂皇皇,內涵卻大體崩潰 了。只不過,不朝這方向去做,又怎麼去從應有 的文化活動上獲得充分的永續發展資金?這些都 是非常矛盾且左右為難的事。

 公有古蹟的文化特色營造值得思索

  反觀公有古蹟,編制龐大,經費穩定且充 足,做起事來游刃有餘,卻也常常在裡面看到 大大小小的咖啡廳,如此兼顧文化與休憩功 能,進場人次逐日升高,卻也不知道這個數據 下的人口組成及動機為何?這種「兼顧」是真 正的成功嗎?這些以其各自的「文化特色」為 招牌,行相同行為的公有古蹟,又要如何以更 鮮明的素質去提升地方形象,這與渡假園區有 何差別?同樣是古蹟保存與活化,目的都是為 了為下一代留下更多的文化資產,卻沒辦法在 公私有古蹟的經營上有一個在「主管機關」下 所該有的使命感,提供更整體的地方文化塑 造,經費的供給失衡便很直接地反映出這個目 標遙遙無期,所替代的卻是時代潮流下各地類 似的大型文化活動,煽情又鋪張,地方特色也 被模糊焦點,這難道是地方文化發展真正想走 的路嗎?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