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農業聚落景觀在未來申請世界文化景觀的重要性

蕭文杰

「農業景觀」有可能成為「世界遺產」嗎?臺灣想要加入「世界遺產」真的準備好了嗎? 本文企圖以「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的法條與聯合國農糧組織的「全球農業文化遺產」 (GIAHS),看「淡水」的農業景觀在未來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在申請文化資產列 入「世界遺產」的過程當中,許多觀念的是比較 缺乏的。而「世界遺產」的法條在這20年來有了 一些重大的改變,其最主要理由是為了因應全球 性的變化,這一部分是臺灣較少人關注的。

 

  觀察文建會在「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做法, 政府在準備提報的過程仍然傾向將「文化遺產」 與「自然遺產」做出明顯的分野,例如目前「淡 水」在申請「世界遺產」的名稱上是採用「淡水 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然而若要以此登 錄「世界遺產」,可能尚有不足,因為「建築 群」的思考方式,雖然較單棟古蹟保存進步,但 仍不可否認「建築群」的文化意像,通常是指 「建築風格」、「建築形式」,這樣的保存其實 忽略了區域風格的形成是建構在人類與環境互動 過程的整體關係上。

 

 

  從國際上各種文化政策分析,「世界遺產」 近年來傾向大尺度的保留政策,政策上也會思考 保留區域環境彼此之間的關係,例如:市街、聚 落、漁村景觀、農村景觀、宗教景觀、文化路 徑、遺跡…等。因此,單棟古建築物被列名的機 會愈來愈少,非單棟建築群在列名世界遺產的過 程也經常整合了人文與自然、有形與無形文化 財,甚至也出現了「非古建築物」的世界遺產。 這樣的觀念使得未來台灣在加入世界遺產的項目 選擇上可能必須調整,準備也需要增多。其中 「文化景觀」與「文化景觀」當中的「農業景 觀」是「淡水」在申請過程當中必須注意的項目 之一。

 

  所謂的「文化景觀」是1992年才被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列入討論。根據1994年「保護世界文化 和自然遺產公約實施指南」的修訂條文,「文 化景觀」的定義為:「人和自然共同的作品」 (combined work of nature and of man)。其公約作業 準則第37條表示,世界遺產當中的「文化景觀」 指「包涵人類與自然交互作用下的各種呈現之多 樣性」(李光中,2007)。

   除此之外,文物資產的保存在當代有了觀念 上的改變,無論是有形文化財與無形文化財,都 不再強調凍結式的保存,反而是強調精神性、生 活性,並且尊重變動。 

 

  另一方面全球暖化等生態問題日趨嚴重,使 人們在談論文化資產時不再僅僅對傳統的歷史、 藝術價值給予關注。更對可持續的人地互動予以 尊重。因此「文化景觀」的保護理論和方法也可 以被視為一種發展方向的選擇,在此氣氛下, 「農業景觀」也成為遺產保護的重要課題。「農 業景觀」在「世界遺產文化景觀」類,被更加重 視,也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有關, FAO提出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的 概念。在重要性等級,GIAHS是等同於世界文化 遺產的。其定義為:「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 同進化和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 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 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 的需要,有利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目前全 球至少有五個農業文化遺產同時獲得世界遺產列 名和GIAHS交集認證。

   而淡水的農村聚落在空間上至今依舊保存著 梯田、水圳、竹圍、石頭厝…等文化財,這樣 的類型類似199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菲律賓 的稻作梯田景觀」(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也類似目前被日本文化廳保護的 「奈良明日香村梯田景觀」,這類遺產的價值符 合「文化景觀」的內涵,如:

 (1)「在配合自然環境的特色與限制下,文化 景觀經常反映著永續土地利用的具體方法,與自 然之間常有著特別的精神性關係。文化景觀保護 可以視為永續土地使用的現代技術,並維護或強 化該景觀區的自然價值。傳統土地使用型態的繼 續存在支撐了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因 此,傳統文化景觀的保護有益於保護生物多樣 性。」

(2)「表現人類及其自然環境之間長期而親密 的關係」

 (3)「某些文化景觀呈現著足以維護生物多樣 性的特殊土地利用技術,某些和社群的信仰、 藝術和傳統習俗有關,涵藏著人和自然特殊的 精神性關係」

(4)「文化景觀─例如梯田…見證人類創造 性的天份、社會發展以及人類豐富的想像力和 精神力,它們是我們人類的集體識別(collective identity)之一部分」

   現在淡水山區聚落,除了梯田景觀,聚落 還可以見到竹林以及打石文化遺留。竹圍環 繞,使聚落增加隱密性;山中打石,目的是清 出土地,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打製的石塊經 常用做農田駁崁(可水土保持),或是利用人 字砌、番仔砥、亂石砌、丁順條砌蓋成房舍、 石牆、牛欄、豬舍…等空間。傳統房舍通常設 有銃眼、銃樓,門窗以石條窗為主,呈現出傳 統山居人類為了生存與自然的互動方式。另外 與水圳灌溉工程有關的地名,更在淡水隨處可 見,例如水碓【註1】、水?頭【註2】、水汴 頭【註三】都是農業工具。這些水資源與環 境,能形成多方位的功能,如果都列入申請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的考慮當中,不僅在學 術方面,也能使地方發展,其價值是無限的, 因此在申請加入「世界遺產」之前,淡水有必 要針對區域內各類型文化景觀再度仔細調查。

【註1】:水碓是利用水流的自動舂米機具。

【註2】:水?頭引導水流入稻田的工具。

【註3】:水汴頭就是用水汴分水路的總頭意思。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