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

 

「友善無毒農法」 淡水小農貫徹的生存之道

蔡文凱

  自古以來,具有多元文化的淡水小鎮即與農業發展密不可分。雖然近年來各項建設及觀光產業帶動了淡水經濟發展,但仍有不少人堅持傳統農業生活,不受外在環境改變而影響。然而,由於淡水農地多屬山坡丘陵地形,且受氣候因素影響,即夏天炎熱少雨、冬天少陽多雨,並不利於大規模農業生產,大多數農民僅能在狹小的土地上耕作,為了抵擋多樣、便宜的外來蔬果,慣行農法多成了當地農民不得不然的作法。
  一般而言,傳統慣行農法所生產的農產品多施以農藥及化肥,雖然此農法能減少蟲害、增加產量、縮短種植時程,但有時對人體的影響也較大;農夫市集的農產品則多由小農生產或加工,採有機或友善農法種植,雖然產量種類較少,但產品訴求較天然健康,對於追求天然無毒的現代人而言,農夫市集是一項選購優良農產品的好途徑。
  去年(2011年)11月起,每月的第四個週六、日,淡水捷運站旁的淡水文化園區內(即殼牌倉庫),一群以訴求自然、友善、及低碳的農夫們齊集於此,希望藉市集的方式來推廣他們追求友善農作的理念。農夫市集不僅讓消費者多了選擇農產品的管道、吃友善無毒的農產品,同時也讓消費者直接與生產者交流接觸,共同為更健康的農作產業努力。
  農夫市集營運初期,因經驗不足而遭遇到許多問題,但在淡水文化基金會等相關單位支援下,已確定營運方針及相關規劃。日前農夫市集成立了「有機之友」小組,希望藉此小組來強化客戶服務,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互動更為緊密。此外,為增進的消費者對市集產品的信心,「稽核組」對市集內銷售的農產品、農產加工品等,有一套現地勘察評估機制,讓進入農夫市集的產品更符合友善無毒的農產品標準。
  相信淡水農夫市集在相關單位及小農們盡心盡力努力下,必能為淡水農業帶來嶄新的示範效果,並鼓舞更多小農加入健康友善的農作生產。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