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海關與漢洋交流歷史文化路徑

                                    許雁婷

前言
  淡水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於清朝咸豐10 年(西元1860 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成為台灣開放「五口通商」的正式口岸,此一關鍵性轉變使淡水從地方漁港一躍成為與世界各國際口岸航道接軌、人貨直接交通的國際轉運港,也是台灣對外交流的窗口、文化互動的舞台。
  淡水聚落發展在開港後有很大影響,除早期形成的漢人市街外,砲台埔(現埔頂)區域及鄰近砲台埔漢人市街邊緣之烽火段成為新興外國人聚居與洋行林立之區域。清朝政府於1862 年正式設置海關後陸續於砲台埔區域建設擴充官署、宿舍等設施。寶順、怡和、道格拉斯及德記等外國商行亦紛紛設立行號貨棧,於臨河漢人市街兩端建立許多洋行倉庫。外籍傳教士開港後亦進入淡水宣教,其中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牧師於龍目井(現馬偕街區)及砲台埔建教堂、醫館與學校。漢人街區與烽火段洋行及砲台埔區域間之路徑通道隨交流發展日益成形,經歷日治、戰後國民政府迄今,此區諸多重要洋樓、洋行、官舍、學校等文化資產依舊由此歷史文化路徑串連。歷史文化路徑之位置與範圍淡水海關與漢洋交流歷史文化路徑之位置範圍,依路徑形成之先後,概分為三個時期,以A、B、C 三色線段標示於圖上便於說明。歷史文化路徑之形成與發展
  A海關形成期路徑:始於清末淡水開港設關此歷史文化路徑之形成與淡水海關設置後砲台埔區域之開發息息相關,淡水海關設置後由外國人擔任稅務司管理貿易商務,是時漢人街區土地使用已相當密集,加上外國人居住習慣不同,遂於1866 年向漢人購買「滬尾山砲台埔山場」土地一塊,作為稅務司官邸及庭園使用,而後又於1875年先後購地新建書記官官邸及低階官員宿舍。於住所興建完成前,海關官員多先暫居於鄰近海關關署與碼頭之紅毛城內。
  清代時砲台埔頂一帶為荒野雜林且部分為墓地,1870 年代陸續建成此三棟洋房,稅務司官邸、書記官官邸及低階官員宿舍,當地居民稱其為「(砲台)埔頂三塊厝」,從上頁圖1895 年日軍測量之淡水港水路圖可見三棟官邸位置。依當時三份土地契約之敘述,可推測稅務司官邸最遲至1869 年已落成,書記官官邸及低階官員宿舍亦於1875 年陸續興建。由埔頂三座官邸興建之先後可推測道路發展之概要,三座官邸建築皆坐北朝南、正門面向淡水河方向,先落成之稅務司官邸,其正門前之道路(現真理街四巷)應屬較早形成之路徑,而後隨書記官及低階官員宿舍建成,稅務司官邸後門與書記官邸之間之道路(現真理街)應然生成。
  B 馬偕發展期路徑:成形於馬偕相關建築之建成馬偕牧師於1872 年於淡水開始傳教工作,於漢人街區鄰近烽火段之龍目井區興建淡水禮拜堂及偕醫館,並在海關建設之道路基礎下,於1875 年在埔頂海關官員之宿舍(現小白宮)旁建造其居所與供其他傳教士居住之教士宿舍(華雅各故居,現教士會館),之後又陸續於1882、1883 年創建牛津學堂與女學堂。位於埔頂的這些建築皆與海關官邸採相同坐向,主要入口皆在面河之南側,是以建築南側的道路即成為主要對外聯絡的交通路徑,現今小白宮與華雅各故居及馬偕故居間之小徑沿山溝而下通往烽火段,於此時亦已出現。
  此時期淡水洋行林立,港口商務發達,砲台埔頂區域洋人聚居,與海關、領事館、興盛繁榮之烽火段商行碼頭及滿足生活機能之漢人市街往來頻繁。同時埔頂為西學教育集中與教士及洋人集居區域,從淡水禮拜堂、偕醫館通往埔頂之路徑為重要交流通道。由前頁圖可見(1895 年日本海軍測繪之淡水港水路圖),聯繫海關、海關職員官邸、英國領事館、牛津學堂、馬偕與牧師故居、沿岸洋行碼頭以及傳統漢人街區之主要路徑,於1895 年皆已大致成形,並略成近棋盤狀之道路格局。
  C 日治完備期路徑:發展與轉變於日治時期日治後海關事務由日人接管,三棟海關住宅之轉變亦影響埔頂發展及歷史文化路徑之內涵。依海關日誌記載,埔頂低階官員宿舍已於1884 清法戰爭中遭砲擊毀,而後最晚於日治時期1905 年於原地闢建海關官員之休閒育樂場所(五十會俱樂部)。書記官官邸則在日治初期拆除作為滬尾小學校使用(現淡水國中)。日治後期因淡水港淤塞,港口商務衰頹,稅務司官邸等兩棟建物失修傾圮,甚而被當地淡水中學學生稱作鬼屋,後僅有現小白宮建築存留,而現小白宮與馬偕故居間通往烽火段之小徑已有失戀橋之名。
  日治時期砲台埔頂成為淡水重要教育文化設施聚集之所在,包含馬偕長老教會系統之台北神學校( 清牛津學堂) 、淡水女學校(清女學堂,現純德小學)、婦學堂、淡水中學(現淡江中學)、以及政府公辦之滬尾小學校(原書記官邸位置、現淡水國中)、淡水女子公學校( 現文化國小)等。馬偕故居旁亦新建姑娘樓與牧師樓兩棟紅磚洋樓,作為外籍教師教士之宿舍。當時淡水海關官吏與士紳於馬偕街通往埔頂之半山坡,於舊淡水神社及稻荷神社旁籌建淡水公會堂,為當時淡水聚落重要文化設施。
  是時日人聚居區及主要政府機關,多位於淡水禮拜堂以西之龍目井及烽火段一帶,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與英國副領事官邸也於日治中晚期落成於現小白宮南側山坡上,促使其前方斜往河岸之路徑生成。此區域之歷史文化路徑從海關與洋人商務進一步厚植漢洋(日本與西洋)文化交融的意涵,為傳統漢人街區、日人聚居區與砲台埔頂間往來重要之通學與宗教禮拜路徑。至此,淡水海關與漢洋交流歷史文化路徑皆已發展成形。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