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由新北投火車站返家運動―思考淡水古蹟未來                         

                                    蕭文杰

前言:
  我在「文化淡水」寫稿已經有一段時間,過去分享的案例都是在淡水,這次想藉由「新北投車站」返鄉,談全國的文化資產問題,因為在台灣過去文化資產概念不普及,拆古厝蓋馬路、大樓時有所聞,但是現代許多古蹟,遇到了都更,命運依舊坎坷,而興建於1916年的「新北投火車站」歷經了北淡線鐵道拆除,移築彰化民俗村後,能在百歲生日時返家回到了出生地,給予了文資界很大的鼓舞,也能給名列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淡水一些省思,在這種機緣下我認為應該分享給一些關心文化的朋友,以下我將新北投火車站在文化資產的地位與帶給淡水的省思分別敘述。
一、新北投火車站在文化資產的地位與遭移築的歷史
  車站是屬於鐵道文化財的一種,近年這種資產很受國際矚目,2012年10月日本將「東京火車站」毀於二次大戰戰火部分的建築完工修復,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原因是這個車站曾經是100年前的東京象徵,修復「東京火車站」也暗喻著東京風華再現。而過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也有一個具地標、地方意義的火車站,即將滿百歲,那就是「新北投火車站」,同樣的,這個車站對於新北投一樣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因為新北投的地名還是因為這個車站而來的。
  新北投線又稱浴湯線,是建於1916年台灣著名的鐵道文化資產,鐵道的終端車站名為「新北投火車站」,為木造洋和混合風的終端式車站。
  「新北投火車站」的量體或許不像「東京火車站」那麼宏偉、巨大,但是古蹟的重要性,向來就不是以大小來論斷,而是必須整體區域關係去審視。這個浴湯線可以說是特別為了北投溫泉、北投公園興建的,因此若由整體北投溫泉文化來看,「新北投火車站」就是重要的北投文化景觀出入口意象。而從場所精神來看,這個終點車站彰顯北投過去悠閒的慢活氣氛與浪漫情懷,站在車站廣場即可感受蓊鬱的公園氛圍,也能遠眺大屯山與環抱整個山系的嵐氣,車站的存在可以跟目前的溫泉博物館、戍衛醫院、普濟寺、不動明王窟……等古蹟串成一個整體文化圈,若能完整維護,這種概念就是西方歷史城市或是日本古都保存的概念,也是當代文化景觀的精神。
  但是捷運興建導致新北投線於1988年停駛,當年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不興,北淡線與新北投線幾乎全遭受拆除,幸好李重耀建築師權宜奔走,施金山先生提供土地,讓整座「新北投火車站」遷至「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新北投車站」因此死裡逃生,成了唯一僅存的北淡線車站。
  當然「移築」為文化資產最不得已的案例,也是不好的選擇,但是對於二十多年前的台灣社會,這是民間力量保存的權宜之計,「新北投車站」就在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跟其他六座(「北斗奠安宮、嘉義廖氏診所、麻豆林家古厝、斗六一條龍、嘉義一條龍、鹿港施家古厝)被移築的歷史建築物在彰化渡過了多年,這段時間北投地區的居民終於感受到古蹟流落他鄉的痛苦,期間也發起民間的公益信託希望買回,不過在當時並未獲得業主同意,地方人士失望之餘,也有人希望快速用重建的方式取代古蹟,也有主張積極爭取到最後一刻的。
  然而「新北投火車站」在「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卻也不能安穩,隨著民俗村的倒閉,產權移轉, 「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遭受到法拍,接著在財產轉移過程受到嚴重惡意破壞,雖然緊急暫定古蹟,但是暫定古蹟的身分只有一年(暫定古蹟半年為限,得延長一次),而期間的文資審議答案卻是不樂觀的。這也使文史團體不得不緊急行動,因為,若失去暫定古蹟身分,民俗村的7件具價值的歷史建物可能不保,在這種狀況下,北投在地9個團體以爭取「新北投車站返家」首次結合,並與彰化蔣敏全所號召的幾個團體做跨縣市合作,組成了「台灣文資守護聯盟」,成為台灣第一個跨區域的文資守護案例,期望「新北投車站」能夠回家,並能同時保住7件文化資產,當然一開始彰化有些團體是對「新北投火車站」有濃厚難以割捨的感情,但是彰化的半線鐵道協會、彰化文資協會的陳仕賢老師……等皆表示願意站在全球、全國文化資產的高度來看待「新北投火車站」未來,這個活動連署馬上獲得文化界、政治界支持,包跨政界的蔡英文、文化界的陳其南前部長……等,而彰化的翁金珠前縣長、賴岸璋議員也協助召開記者會。台北市議員的吳思瑤、何志偉也努力爭取,另一方面台北市的文化局這時也私下努力,終於新的業主日榮公司同意將「新北投車站」捐贈台北市政府,同時由於這一次跨區域的結合展現了民間力量,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在文資審議時有3件建築物可以列為歷史建築(北斗奠安宮、嘉義廖氏診所、麻豆林家古厝3處列為歷史建築,新北投車站文資審查結果是放行回北市,不過台北市文化局長有承諾會給予身分) ,這個結果雖非滿意但是至少保住了4個文化資產,也告訴我們文化資產的搶救是事在人為。
二、給淡水世界遺
產潛力點的省思
  我認為「新北投火車站」車站能返家,彰顯了世界遺產當中在「原位」(in situ)的真實性意義。這也是當時北投團體說服彰化團體支持的理由,因為每個場所皆有其不一樣的精神,如今淡水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例如已經被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的「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因為議員壓力被迫停工,某些新北市議員主張將「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移築到滬尾砲台附近,但是正如同前面所言,移築已經是過去落伍且不得已的思想,會使場所精神喪失,停工也可能使原本已經拆解的真實性材料因為保存不當而毀損,這也凸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怠惰及某些議員缺乏國際的文資概念。
  再想想滬尾砲台的「一滴水」,這棟建築固然散發著日本風情,但是與淡水這塊土地無關,是突兀種出來的,這個建築若能因為淡水人協助,留在日本一樣也能是創造美談,也是文資保存,更是大無私的精神,但是無奈是當時的淡水行政長官選擇把它留下,試想想紅毛城若放在日本,淡水人感受如何?「一滴水」留在淡水的歷史地位,我想20年後便可論定。
  另一方面我也要給淡水小小的建議,淡水既然是世界遺產的潛力點,就要思考整體氛圍的保持,每一個環節彼此相扣,先進國家早有案例,法國在1943年2月25日就修法完成立法,強調整體環境的完整性,鄰國日本在1966年也有《古都保存法》,這個構想強調整體保持氣氛,也如同今日的「新北投車站」,必須建構在北投溫泉鐵道文化之上,而淡水的施家古厝也與整個重建街、龍山寺、福佑宮是一體的,不容分割,這問題同時也可以思考淡水需要淡江大橋嗎?需要淡北快速道路嗎?顯然答案似乎很明顯。
  再者就政治人物遠見分析,郝龍斌市長能做到將古蹟爭取回來,為何朱立倫市長不能?台北議員能站出來守護古蹟,為何新北議員不能?是新北市市民好欺負嗎?看來未來淡水若要成為文化的歷史古城還有一段辛苦的道路阿!
附註:
 1、迎回新北投車站的發起單位為: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Battao自主行動聯盟、臺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生態文史協會、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北投虹燁工作室、台灣月琴民謠協會。
 2、台灣文資守護聯盟包括上述單位外,尚有彰化在地團體,彰化縣八卦山文化協會、拓展文教基金會、彰化縣文化資產協會、彰化縣小西文化協會、彰化縣觀光導覽解說協會、地造文化工作室、彰化半線鐵道協會等。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