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際環境藝術節」到底是要作什麼?
當代淡水新舊住民間的新聯結

曾 義 明  

  在北台灣,除了每年十月有政治意味的「國慶活動」之外,就數淡水的「國際環境藝術節」活動最為熱絡,這一系列的活動包含了「藝術踩街」、「西仔反傳說環境劇場」、以及「藝術市集」一系列活動,炒熱淡水河濱與老街的氣氛,已經慢慢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嘉年華會。

淡水古蹟博物館籌組的踩街團隊(攝影/顏志新)

  即使如此,難免還是有人會認為,以淡水這樣一個台灣北部數一數二的古城鎮而言,似乎應該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像「農曆五月初六清水祖師遶境」等這些較能彰顯古城鎮特色的活動較為恰當。而國際環境藝術節的活動,真能表現淡水在地的文化與特色嗎?這樣的一個新舊間的改變與衝擊,我想是可以用更為宏觀的看法來解釋的。

傳統廟會祭典活動是一種在地生活

  從信仰面來看,傳統祭典與廟會常常是基於豐收、解厄、禮敬鬼神、歷史或政治事件、神話或宗教傳說……等因素而產生。但是在現代社會,由上述因素而產生慶典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少,因為科學越來越進步,使人掌握自然變化的能力增加,相較於農業社會的靠天吃飯時代,人們向鬼神祈福的意願顯然較為低落;此外,現代工商社會人們忙碌,也較追求生活享受與經濟利益,以及宗教信仰上的改變,所以傳統的廟會與祭典活動,有些已經慢慢產生質變,或多或少轉變成為帶有觀光目的表演活動。

三商美邦人壽和淡水文化基金會的兩支踩街團隊(攝影/顏志新)

  從生活面來看,在傳統社會裡,人與人的聯結關係,多是基於「宗族關係」、「血親關係」以及「地緣關係」 (同鄉)。關係緊密而且互動極為頻繁,也因此在早年時代,淡水鎮民參加這些廟會活動的意願也較高,而參加者也主要來自於一般鎮民,當然也包含當時社會主要的高層者,這種現象顯示,這些廟會活動是跟當地生活緊密結合的,廟會活動根本就是一種「在地生活」。

  當時的居民信仰當地的神祇,小的時候由父母親帶領到「清水祖師廟」,或是「龍山寺」去燒香,到廟中舉行各種祭拜儀式,求神問卜。等到長大了,為人父母之後,也將這樣的傳統延續下去,這就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目前在淡水的山區一帶的居民,他們跟寺廟的關係仍然非常的密切,也是參加廟會活動的主體。

營造新舊住民的共同記憶

  但是當淡水新住民越來越多時,便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所謂原有的傳統信仰對新住民有何意義?如果原有的共同信仰經驗越來越模糊時,那我們又要用什麼方式來代表未來淡水地區全體居民的「共同性」呢?新住民跟早期住民之間,有哪些共同的記憶,以建立一種「共同生活」的感覺? 有何新的方式、活動、事件來連結所有全體住民的關係?

  也就是說,當新住民逐漸增加時,就可能必須要仰賴新的「共同信仰」(共同信仰並非只是宗教層面,可以包含價值觀念、理念等),以及新的社會「聯誼活動」來將人們連結在一起。

  我認為「國際環境藝術節」的遊行與表演活動,就是開始要扮演這樣的角色,雖然這些活動的「表現方式」(踩街,遊行者的裝扮方式,其他宗教團體的加入…..)或是「理念」,都還只是一項處於初步階段的創新實驗,也不一定為大部分人所認同,但是,這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些活動,是由淡水地區居民所共同參與的,在這當中,包含有老少男女、各種宗教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就以這點來說,已經可以看到當地「公民參與」的內涵。相較於原來固有的宗教廟會活動(其實際參與成員僅限於宗教信仰者而言),包容性也就來的要寬廣多了,這也才比較符合現在淡水地區人口逐漸多樣化特性的現象。

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像淡水的社區大學也扮演這樣的角色。透過社區大學,新舊住民之間就開始產生新的連結關係,相互間成為學員、朋友或是師生關係,接著,可能就會成立一些聯誼性的社團,然後,又參與像「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這樣的活動,或是其他的小型社區展覽與表演活動,就會使得這些團體成員間的關係更為緊密,而有了這些共同回憶之後,大家的共同性就越來越強了,新舊淡水居民共同記憶就越來越深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環境藝術節似乎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不需要一定局限在目前已經舉辦的形式,也就是說,它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淬煉,以慢慢找出一種最能為大家所接受的形式。其實,即使是傳統節日的活動內容與內涵,都是在歷史的不同時間點當中,逐步加入或刪減的,這就決定於該活動與當時人們生活的環境與價值觀的吻合程度而定。

  顯然的,國際環境藝術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許永遠走不完,但是沒有關係,有關「文化」這件事,本來就不是用走短線的方式的,我們所應該關心的,是能否讓淡水再次建立一個永續的「共同記憶」模式,讓新舊住民再次融合一起,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活共同體!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