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一窩蜂的吸引力

林 幸 惠

  最近,黃色小鴨掀起炫風,百萬觀光人潮湧進了碼頭、河畔,連週邊商品從玩偶、胸章、膠帶等等,產值竟然超過十億元!甚至於便利商店推出的集點換禮品,讓許多愛好者三餐就直接吃便利商店的食物了。

「快點!快點!我們要去看黃色小鴨了。」
「為什麼?」
「因為會大擺長龍,我們會看不到。」
「為什麼一定要去看?」
「沒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去看,我們也要跟去看。」
「不去會怎麼樣呢?」
「會落伍,怕後悔。」
「那看了後悔,怎麼辦?」
「不可能啦,聽說有心理的療癒作用。」

  一定要去湊熱鬧的理由,其實都說不出所以然來.,有療癒作用也許是童趣的記憶,激發出群體童稚般的熱情,可以瞬間忘卻社會負面的價值觀,吞沒不愉快的情緒,但是當下是在人群的推擠與呼喊拍照的混亂中,要尋找自我的存在感,大概只剩照片了。

  現代人常處在緊張、煩瑣的生活步調中,可是一看到台灣夜市大排長龍的美食,就會忍不住也想跟著排隊,『住在台灣錯過美食就很吃虧了。』,網購流行了新東西,就跟著掏錢包非買不可,給自己的理由是:『大家都有,為什麼我不能有?我才不要虧待自己。』物質的輸人不輸陣的陣頭,是價值觀之所在,也不一定是需要才買,也不一定要那麼多的數量,只是掉入了一窩蜂吸引力的陷阱而不自覺!怕吃虧及怕落伍的心態,容易使民眾盲從而形成追逐的熱潮。

  心理學家承認跟著別人的情緒波動,會是另一種寄託的感覺。而且是融入團體的感覺,那本來是一種快樂幸福的來源,但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一窩蜂小確幸(雖微小但確實幸福),可能只是一種短暫的虛幻的幸福,跟隨與消費之後,可能帶來更深層的空虛,心靈與錢包都空了。

  用一窩蜂現象來滿足短暫的虛幻幸福感,也許是突顯了現代人沒有生活重心,必須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增加歸屬感,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自古以來,人們歸屬感的滿足來自於家庭、社區、社團..等實體的人類組織。但隨著物換星移,人們歸屬感,逐漸轉移至虛擬的臉書、通訊軟體的群聊,從中獲得快速而立即的滿足,無形中喪失了真實且長久的歸屬感。

  心理專家邱醫師,解讀一窩蜂的原因和心理狀態,.認為人們越來越少去思考到底自己需要什麼,因此當有人(通常是商人或傳媒)創造一個所謂的趨勢或流行,人們因為害怕落伍,所以追隨的同時也說服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而沒有追隨這個流行的人,反而會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

  社教系的黃教授則認為, 一窩蜂追逐, 除了【人】自己的因素之外,媒體的一窩蜂報導,也造成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就這黃小鴨而言,媒體確實強力報導與傳送訊息,不斷地提醒讓民眾該去看看這隻小鴨。甚至舉出有哪些飯店提供優惠方案,彷如媒體也替大眾設定了觀光行程。

  媒體為何會不斷報導黃小鴨的訊息,以大眾傳播學的「守門人」理論及相關研究來看,主要包括的原因有:1.取材容易;2.訊息具趣味性,可吸引多數民眾;3.是不能漏新聞--別台有,我也要有;4. 則涉及媒體經濟學,提高收視率,因而提升廣告的收益。媒體的首要功能之一為告知訊息,提供資訊,但每天發生的事件多元,媒體卻僅僅聚焦於某些議題,失去充分告知的功能了。

  「覺醒年代」這深具社會觀察與關懷的電視節目,是對媒體及大眾提出善意的建言,讓社會多一些省思,多一些空間正向思考,啟迪人們心靈的自我成長,生活才有重心,多花點時間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的獨特性,並發揮自己的良能,創造自己的價值,常回歸真正的人類團體;家庭、社區、社團,才能找到自己長遠的幸福來源,並體驗能為別人付出的人,才是有福之人的真理。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