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老街區最後一塊“靜地"
只想要寧靜與優雅

曾義明

  以老鎮區居民的“公用會所"方向去思考,是建設一個淡水老街區的公民互動場所,例如社區教室、開會場所、社區交誼中心、媽媽教室、地方公益團體可短期租借的辦公室、鄰里事務的宣達與傳播辦公室或展示所,成為一個以社區營造為核心理念的硬體建設,而不是以觀光為目的的場所。

  這塊“靜地"就在中正路的後段,由馬偕頭像到淡水舊漁港的兩旁街區,那也是淡水“埔頂"坡地跟淡水河邊兩者之間一塊平地。在清朝時代,這一區域是漢人區域(老街一帶),與洋人區(埔頂,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的緩衝區域。

  這一帶也能以中正路為分界,分為河濱區與山坡區,在過去,這一區域並未受到外地遊客的注意,主要是因為老街的觀光業發展得太過成功,吸引了大部分的觀光客,但老街的吵雜環境也惡化了觀光與休憩的品質。所以現在這一區域已變成淡水老街區一帶碩果僅存的清靜區域,也再無另外可以取代的地方了。依個人看法,這一區域必然是以“公民會所"、“藝術"與“文化"訴求為不二選擇。

  在日本時代,這一區有許多公家單位,例如:郵便局(原為一棟歐式斜頂建築,現在的中華電信大樓),郡役所(現在的淡水警分局位置)、消防組(郡役所旁),也有一些日式宿舍(現在的藝術工房位置) 與西式洋行(得忌利士洋行)。

  在日本時代結束之後,許多公家機構開始進駐,所以也就興建了一些宿舍,還好這些宿舍被保留下來,因此也成為一種特殊的聚落形式,這些宿舍區域是很典型的庭院形式宿舍,近年來,有些緊臨河邊的宿舍就被改裝為咖啡廳,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直接瀕臨河邊又有濃密的樹蔭,所以在夏季裡,是淡水河邊賞景的絕佳地點。這裡也曾經是民國七十年代經典電影“小畢的故事"中主角人物“小畢"家的拍攝場景。

  而在淡水舊漁港(第一漁港)的周邊,圍繞的是當年漁港運作時的一些舊建築,這些舊建築有的提供漁船放置漁網、供水供油的設備,或是維修船體的工作場。前幾年,漁會搬遷到漁人碼頭(第二漁港)之後,這些舊建築就進行整修,現在開始有許多咖啡廳與小商店進駐,形成圍繞漁港的休憩空間,坐在旁邊的小咖啡廳裡,前方緊臨小小的漁港,可以欣賞三三兩兩的漁船,黃昏時,也可以遠眺落日美景,比起直接站在河邊看落日,更會有特殊的層次感。

  再來看看靠山坡的這一邊(中正路北面到文化路之間的區域),這個地區先前有馬偕牧師創建的淡水教會教堂、部分民居、原憲兵隊營舍、淡水區水利會、清代的得忌利士洋行。這個區域的特色在於,因為處於上坡與河濱的之間,所以地勢逐漸抬升,因而在各建築之間形成迂迴曲折的巷弄,頗有小迷宮似的趣味空間,有小綠地、花圃、階梯、樹蔭小徑、迴廊散佈於其中,讓空間極富變化。另外,在這區域裡,有五條步道從文化路向下延伸到中正路,每一條步道都極為狹窄,有些路段甚至於只能容納一人通行。整體而言,這裡是一個有別於大馬路街區的小天地。

  對於這一區域,許多淡水文化界人士呼籲要以低密度、高比例保留原建築與格局的型式來進行,因為在鄰近港灣的地區,以低矮方式來連接山與海,是最為普遍、也是最為恰當的方式了。由於海是那麼的平坦,而海岸邊以碼頭、低矮房屋來連結陸地與海,在視覺上,就像是將海面延伸到陸地一樣,因而增加了海的寬闊感,也同時使陸地增加“親水"的感覺。

  反觀老街前段地區(從淡水捷運站至客運碼頭)的河濱地帶,居民興建了許多高樓,讓河邊與陸地的關係,感覺上就像築了一道長牆,將人與河的關係涇渭分明的區分開來,也很像是在河邊建築一道擋土牆一樣,生怕海浪打進陸地(就像目前台灣的許多溪流,人們為了爭取更多土地,因而開墾土地直逼溪邊,但卻又怕颱風洪水侵襲,因此就廣築水泥擋土牆),這也有點像是新北市與台北市的鄰近淡水河邊地區,總是以極高的防波堤來隔絕溪流與城市。

  官方與財團近來對淡水某些綠地動作頻頻,許多的案子都借由“都更"這個“方便法門"來進行,一是淡水高爾夫球場前的高樓層觀光飯店案,另外是小白宮前27層大樓的開發案。這開始讓淡水感受到一種不寧靜。但追根究底,“都市更新"計畫的思維可能不見得適用於所有地區,以淡水而言,如果是要在一些30年內的公寓密集地區進行都更計畫,可能就會受到居民的歡迎,而且這些屬於在淡水市中心地帶的住宅區與商業區(例如學府路,英專路,或是中山路等中心地區),能夠透過“都更"釋出更多的空地與生活空間,也使居住品質提升,當然是大多數人所樂見的。

  當前官方為了積極發展觀光,總是習慣以"大規模開發"的方式來顯示其建設成效,所以有部分民眾也受到影響,總是認為只有建設那些光鮮亮麗、規模宏大的設施與環境(像是宏偉的觀光飯店或大樓、像高爾夫球場般的綠地花園、鮮明光亮的瓷磚表面或人行道),才能稱為“建設",也才能顯現政府的政績。其實,這種觀念多只適用於全新開發區域(例如全新的市鎮),或是人口密集的老舊破敗城區。這種方式的前提是: 必須先要有大破壞,才能有大改善,只有局部的改變並不能顯現效果,所以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建設。

  但是對於俱備歷史文化的區域,則不一定是用這種作法,因為這些地區的“ 內部紋理( 也就是說,這些區域在當時是可能有經過特別規劃的、或是有文化意涵的、或是比較精緻的)"是很細緻的,它並非純粹只是居住區域而毫無任何其他功能與意義的,所以我們對待它們的方式也應該要有所不同,考量的因素必須要更多,納入更多的地方意見。

  依過去的經驗來看,現在的任何一項大型建設完成後,少則存在三、四十年,多則達到五、六十年,若是整體的都市規劃方案,更可能存續達百年以上。這些都是需要有長遠眼光的計劃,而不應該依“現在的眼界"與“當前需求"就可以立即決定的。

  多年以前,台灣當局在短時間內建設那麼多的活動中心、文化中心,這些決策就是"過於快速",以至於利用率偏低,造成浪費。再回來看看現在,我們社會與官方正積極於推動"觀光",準備好好規劃與建設一番,我們一直強調,觀光當然是重要的經濟建設之一,也是趨勢與潮流之路,但是以台灣的經驗來看,常常一不留神就走過頭了,造成“過度建設"以及設備閒置與浪費,因為往往規劃這些建設的人(政府與民意代表)太過於以政績為考量,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錢,所以出手往往就大方的多,如果再加上有企業或商人從旁鼓動,就容易再出現先前的那些怪象。

  那究竟這塊區域可以如何使用呢?藝文空間當然也是一種選項,但現在淡水區內的藝文展覽場地已經越來越多了,所以也不見得是唯一的作法;而所謂的藝術家進駐,其實也慢慢變成“商業"進駐。我們的提議是,朝老鎮區居民的“公用會所"方向思考,這種出發點是建設一個淡水老街區公民的互動場所,例如社區教室、開會場所、社區交誼中心、媽媽教室、地方公益團體可短期租借的辦公室(就如同大學裡的創新育成中心)、鄰里事務的宣達與傳播辦公室或展示所,成為一個以社區營造為核心理念的硬體建設(也不需要大規模的新建築,而只是以現有建築為基礎加以改造),而不是以觀光為目的的場所。

  期待這個區域,不再完全是以“商業利益"與“觀光"考量的場域,而是能由淡水在地住民運用的公共空間,也同時保留它自始至終都擁有的寧靜吧!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