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一個灌溉系統展現地方生活觀 峇里島的SUBAK

曾義明

     在台灣,一般人習慣上會將「世界化遺產」認知為應該是相當古老的、偉大的、壯觀的一些人類遺跡,就像是柬埔寨的吳哥窟建築群,或是像中國的北京紫禁城等。這種印象固然是沒錯,但是卻不必然全是對的。在古代,那些偉大的建設是來自於專制時期帝王的意志表現,希望彰顯他個人的豐功偉業,並且可以流芳百世。但是,也有些具有深刻意義的文化遺產,只是強烈的表現出在地居民的生活文化特色,維繫住「人」、「自然」與「神」之間的關係。這些文化遺跡也可以教導後世者,先人們曾經以何種生活方式、生命觀與宇宙觀生活於天地之間。
  印尼峇里島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島民以信奉印度教而與傳統印尼伊斯蘭教有所區別。峇里島最近有一項文化資產被登錄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這就是「蘇巴克」(Subak)灌溉系統。
  「蘇巴克」灌溉系統是一組約一千年前由峇里島民所建設的灌溉水利系統,其中包含梯田、水渠、水壩和印度教神廟等設施,灌溉面積達兩萬一千公頃,雖然此系統建成於千年之前,但目前還在正常的使用中。
  Subak之所以可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是因為聯合國專家認為這處工程結合了峇里島民的信仰、現世生活以及自然和諧的哲學思想,因而足以成為文化遺產。
  Subak 灌溉系統只要體現了峇里島民的印度教信仰中的所謂 Tri Hita Karana精神,此一精神,可以翻譯為「幸福生活的三要素」,也是他們認為人間繁榮的基礎:
一、Parhyahgan: harmony with God,與神和諧。
二、Pawongan: harmony among the people,與人們和諧。
三、Pelemaha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與環境和諧。
  Tri Hita Karana精神與峇里島的繁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與他們在現今所展現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這種精神主導了峇里島民的生活中的所有層面。這樣的古老精神在經歷千年之後,又開始回到人們的心中,原本只是一種生活哲學,但在人們經過消耗式的生活觀之後,逐漸反省何種方式才是具備有真理精神的休閒觀,這種休閒觀不是來自於無止盡的消耗、消費與破壞,而是回到原始人們與自然的相處方式,而峇里島民的這項價值觀,就具有崇高的意義。
  所以,別小看我們身邊的小小古老遺跡,它也許就可以告訴我們未來社會發展的走向,以及如何生活的哲學!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