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

 

文化淡水─藝術基地「十八巷5號」

許瑋恩

  沿著淡水老街走到尾端,郵局、區公所等地方公家機關林立,這裡不如前面觀光主要街道的擁擠熱鬧。繞進洪長興雜貨店旁邊的小巷子,就能看見幾棟民宅,第一次的「社會實習」。我們的組成是一群來自學院的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因為居住在這裡的人有淡水的老居民、小貓及動物們,而一群新遷入者,進駐到其中「十八巷5號」,自稱要在這裡經營一間北海岸的當代藝術基地。


  三十六坪的基地(base),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自稱「當代」的緣故是我們期望能把「十八巷5號」當作自己的生命空間來治理,連結自身脈絡,開始我們來自學院,而學院的機制總與規模更大的社會慣習系統相互作用,正如樹枝一分為二直至遮蓋了天幕。現實是一種結構,有永遠的總體性,我們身份的脈絡本身也是它的一部分。
 

  近十年來台灣政治、經濟變化,我們在其中,也參與許多社會運動,更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學院內想像的「藝術」是一個虛幻的未來許諾,拉遠來看全景,這都是全球化的間接影響。所以台灣需要一個更重視跨域與理解在地脈絡的「當代」。
 

  目前若經過「十八巷5號」,會發現它的身分還不明朗,乍看是住宅、又似是無人居住,有時候建築裡交談聊天的聲響一直持續到半夜,有時候又安靜好幾天。我們計劃一個月安排一個以藝術為基底的策展,來推展空間治理、在地文化與人的連結。
 

  現階段的第二檔「二次營造」,即是在進駐幾個月後發現,原本考慮過打造成白盒子空間的場所,已經充滿了生活的痕跡,幾個固定放在牆角的椅子,後門來路不明的洗衣機,角
落收集的撿來要製作家具的材料。我們發現這裡的空間屬性維持了淡水十年來的生活方式,提供給我們對於淡水河岸的想像。第二檔也是為期半年的勞動計畫的一部分,是從自身空間出發,到對附近場域的一種整理。相對於近年來淡水為觀
光提供的「出售的淡水」,我們想提供的是「生活的淡水」。
 

  基地的歷史仍然是座沙漠,渺無人煙,我們才剛剛來到,但其實沙漠的附近早已有許多不同時代和脈絡下產生的綠洲,在地是生活的、是現實的、是藝術的,「在地角色」的形成需要以身體經驗出發,我們從不同立場、路徑去連結這些綠地,培養「十八巷5號」成為一座具有開放度的綠洲,代替挖一口解渴的井。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