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淡水鼻仔頭蜑家棚水上屋

不敵惡劣環境潮汐更迭

 

鄭順仁

  沿著淡水河水岸公園慢步,往台北關渡方向望去,可看到捷運站公園邊緊鄰著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原有一批在台灣退伍的中華民國老兵就近取材搭建在河灘地上的高腳屋(又稱「淡水蜑家棚」),由於近年來老兵們陸續搬離,再加上不敵蘇迪勒颱風來襲,終於傾倒毀壞無法使用。新北市政府於會勘後在十一月初進行清理工作,這一段在台灣退伍的老兵們求生存的故事終究成為歷史。


  但看淡水的歷代發展,台灣的政權更迭經歷荷蘭、西班牙、(明)鄭氏統治,以及清治時期入台移民絡繹不絕,形成一個移墾性質的社會發展脈絡,具體鐵道的建設與沿著淡水河畔的生活型態,即是記錄台灣人求生存的開始。至於從理性的角度延續著看日本的「皇民化」殖民統治下的淡水生活,以及受到過去中華民國「去日本化」同族殖民統治下的淡水生活,這兩段政權治理的過程皆有「都市計畫」做為淡水河流域集中在平原、盆地發展的生活型態,也自然形塑出淡水河畔的文化地景。


  都市計畫實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並促進市、鎮、鄉街有計畫之均衡發展,似乎可帶給現代人更好的居住品質。但是以「淡水蜑家棚」從1988年政府拆除淡水車站鐵道設施改建捷運設施時,由退伍老兵們就近取得拆除鐵道設施後的材料,在淡水河畔築成一處求生存式的高腳屋的木造建築群,過著沒水沒電的簡單生活來看現代的政府治理原則,大環境景氣循環如潮汐的淡水城鎮是沒有任何金碧輝煌或是紙醉金迷紀錄的,縱使到了經濟建設發展下的現代,淡水河畔的自由發展已明顯地改變成為商業活動與觀光掛帥的環境,而不再是計畫性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成為單純作為居住的地方,也當然無法比較現代社會應呈現出的居住品質。


  淡水,一處極度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就在台灣史即將脫離移墾殖民社會走向民主的時代洪流中,消失在鼻仔頭的「淡水蜑家棚」,曾經具體的且生活化的,反應在淡水河畔這樣的文化地景中,縱使是建築在惡劣的環境,隨著時間而消逝在潮汐之中,仍可以說是一個求生存的歷史見證,是時代洪流裡的紀錄。


  知名歷史學家與政治評論家李筱峰曾言:「台灣史幾乎是一部殖民統治史。」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