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從台北市文化局長請辭
探討台灣政府的文化思維

 

李 陽

   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於今年1月14日向台北市長柯文哲口頭請辭,而柯市長也批准了倪重華的辭呈。倪在辭職聲明當中提到,「身在體制內,似乎總無法避免各種的考核,文化如此難量化也不適合用數字來理解」,道出台灣自2010年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至今,不只並未學習到世界趨勢中「content is king」的核心思維,更糟蹋了人民對製作好作品的熱情。


不被重視的文化內容
  無論是1997年殼牌倉庫保護、搶救小白宮,這些都是我們在淡水在地所遇到的事情,近年更有許多層出不窮的古蹟自燃事件,足以證明公家機關對於文化內容的忽視,網路上更有人以Google Map標註台灣古蹟自燃以及被破壞的地圖標示,若無媒體報導或關心藝文人士關注及發聲,台灣許多的文化資產不知道會被如何的摧毀殆盡?2014年5月與2016年1月時,雲林虎尾糖廠及北港糖廠分別發生「超自燃」現象,文化資產如此輕易的被燃燒殆盡,我們不禁想問──不論是擁有者的台糖公司、當地的文化局以及文化部文資局究竟是如何進行維護的?文化活動實非辦辦活動作作宣傳的表面功夫,更應講求實際的田野工作。


文化內容被當作娛樂用途
  尤以近年文化內容只是被拿來當作娛樂性對待,每到年末各級政府所舉辦的煙火跨年活動,動輒好幾千萬的開銷,卻從未有任何藝文單位因此獲得幫助,甚至邀請的表演單位大多是已得到電視媒體相當多關注的藝人,從未思考過如何培育文化的傳承,以及深耕它的價值論述。我們只能在兩廳系統中看到那些我們認為真正的藝術,造成了庶民文化與古典藝術的對立,導致大眾文化過於輕浮,難以反映當代的社會現況,也無法加深文化的深度與論述,而古典藝術也經不起市場考驗,需要透過大量的公家補助才可以在台灣生存,如若未得到相關的幫助,也只能出走台灣尋求發展。

扶植文化單憑企劃內容
  2014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當選後,承諾各局處首長以遴選的方式產生,卻也有許多處長遴選惹議,文化局長倪重華亦是如此。倪重華前局長曾因「旗艦型流行音樂製作及整合行銷產業促進計畫」對陳妍希的350萬補助相關發言惹議,提到此計畫目的在創造產值,當然要投資會賺錢的。針對此事有許多音樂界人士表達抗議,政府可以做為中介或是開放平台等等去協助較為主流的商業市場做為輔助,而將更實質的助益投注在規模較小但文化力較強的內容當中,何以國際知名度較高的閃靈樂團直到2013年才首次獲得相關補助?公家單位若是僅憑企畫書做為評選標的,如何能展現出台灣真正的文化軟實力?
 

市場展和文化量化的同種思維
  倪重華前局長在台北電影節時,曾被相關人士爆料說電影節不應播放「那些沒有人看」的影片,試問倪桑市場化與量化的差別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否也不適合用數字來展現出它的價值?除了各樣的文化政見跳票,也顯示了倪不以內容為優先重視的商業思維,反映台灣政府不以內容產製為首要考量,而不斷強調行銷宣傳,但「奧梨子」就是腐敗的東西,再裝成「蘋果」終究無法熬過市場的考驗。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