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台灣的濕地將成為下一個消失的亞馬遜!?

 

Cathy Chen

起因與溯源
  淡江大橋──不過是座橋,為何延宕了30餘年後的今天,會像是紅娘般地再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這座橋牽起了左岸與右岸(八里與淡水)的半世情緣。北起淡海新市鎮1-3道路(沙崙路口),跨越淡水河口,南至台北港聯外道路。而當初為了避開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挖子尾濕地),八里匝道南移500公尺,但對於維護淡水河口環境生態與人文考古之調查與保護等,所造成的種種衝擊還是存在難以解答的疑慮。


▲濕地成為漁船停泊處。(照片提供/Cathy Chen)

  我們都知道,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是魚類、水禽、溼地植物、水棲昆蟲與相關生物之棲息場所,在生態意義上更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此外,濕地還有淨化水質、調節洪水、保護海岸、過濾污染物、調節氣候、作為休閒及環境教育的場所等功能。


▲萬歲大眼蟹。(照片提供/Cathy Chen)


▲濕地 植物──水筆仔。(照片提供/Cathy Chen)


▲蟹、濕地 、紅樹林。(照片提供/Cathy Chen)


急遽消失的天堂
  根據林務局的資料記載,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的動物有鳥類、蟹類、貝類及魚類等。鳥類有31科共98種鳥類,是許多鷗科鳥類休息落腳的地方,甚至連黑面琵鷺也曾造訪。主要以候鳥為主,其中有唐白鷺在本區出現,這是一種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所認定之瀕臨滅絕物種。


  另外,最值得重視的是東方環頸鴴,這種候鳥在北台灣孵育的紀錄比較少,挖子尾每年4-10月是繁殖期,過去在台北港出海口調查到十幾個巢位,儼然這裡是東方環頸鴴穩定的孵育棲息地。但在日益開發嚴重的北台灣,數量卻是逐年減少,減少的原因推測與人為干擾增加有關,例如釣魚、水上活動或車輛進入,以及台北港凸堤所造成的淤沙情況越來越嚴重。


一位中途闖入者難以釋懷的疑惑
  有中學生在學校觀賞淡江大橋教學影片後表示,淡江大橋是一座軌道與車道共構的橋樑,只是減少人們幾小時的交通時間,當車輛行駛時地面會有震動,那些干擾會破壞濕地生態環境,更可能讓漁民堪慮再也捕不到魚,那些在台灣溼地環境裡特有的生物,是大地賦予的稀有資產。另外,淡江大橋的模擬動畫影片是官方版本, 試想如果站在平地,夕陽會完全被遮住,影片中的模擬畫面是從高處往下俯瞰,或是利用空拍機,夕陽才不會被遮住,所以動畫只是增加人們的想像空間,僅僅利用視覺的錯覺而已,一旦蓋了淡江大橋,屬於台灣八景之一的淡江夕照反而會被遮住,甚至從人們記憶中慢慢消失!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不置可否,交通是基礎建設,淡江大橋的目的不外乎也是增加淡海新市鎮聯外的便利性,當初目標30萬人入住的淡海新市鎮,空屋率還是很高,人口不如預期的成長反而逐漸萎縮,老淡水人都知道,主要是因為淡海新市鎮面迎東北季風,氣候上並不適宜人居住,所以淡水新市鎮、甚至於為了聯外橋梁、高架道路徵收的土地,而犧牲淡水許多具有歷史背景的古蹟建築,換言之,本來交通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口增加,但卻適得其反地,人口不如預期的增加反而減少,而使得道路用地上的景點一一消失,究竟是為了居民的需要而開發,還是為了開發而開發?是為了多數淡水人的福祉,還是滿足少數人的利益?將有待觀察。我們都知道台灣是個少子化社會,全台卻有四百多個都市計畫,預計容納比現有的台灣人口還多的數量,真不知這些消耗土地的新市鎮要去哪裡找那麼多人來住?所以淡江大橋是否真有興建的急迫性呢?


文明必須踩著文化的背脊才能往上爬
  淡水小鎮,有著迷人的小鎮風貌和豐富文史,像是上了淡妝,遊客一踏上淡水這塊土地時,都不由自主地會被它背後存在的文化氣息所深深吸引,每幢古蹟都有著它的歷史故事與存在的證據。


  在興建淡江大橋後,淡水因交通便利可能帶來大量短暫的觀光人潮,在人潮背後接踵而來的,除了利益收穫,一場即將引爆的垃圾、髒亂、噪音大戰,如師大夜市的復刻版,與在地居民居住品質引發衝突的戲碼將重複上演,在這裡不得不認真思考,淡江大橋的興建可能為淡水帶來更多的觀光收入?兼顧淡水居民的居住品質?


  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交通建設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如何才能兼顧交通、景觀需求與維護自然生態?


現在擁有 vs 永遠失去
  生態無法假設狀況,但若失去亦無法重來,一旦只為了便利而讓大量生物死亡,甚至滅絕,便可能世界上就此少了一種生物,後代子孫只能從書籍、博物館甚至圖片,觀看到曾經與人類共存在地球上的物種,而不是真正的感覺生命存在的奇蹟。人類若只是為了促進觀光產業、增加交通便利、提升在地經濟價值﹑而一再與大自然爭地,就如螢火蟲復育計畫,路程將越來越艱辛,自此遙遙無期......


▲挖子尾的蟹類。(照片提供/Cathy Chen)


▲看板─東方環頸鴴。(照片提供/Cathy Chen)


▲挖子尾漁業活動看板。(照片提供/Cathy Chen)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