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讓整座城市成為文創園區

 

河邊春夢 匪鱸



▲淡水每年舉辦環境藝術節,鼓勵居民投入參與多年有成,然而這對藝術日常化有無實質助益?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灣的文創園區開發與發展早不是新鮮事,這些著名的園區常因營運問題造成策略上的品味單一,面對基於發展文創產業美意下所釋放的閒置空間(公共資產),經營者是否要更大的眼界與格局。所謂「園區」其實某方面又透露概念上與地域上的集權,若文化活動能以城市滲透的方式,在各自的空間獨立且多點發生,對於藝文的普及與可觸性自有所助益。以台北市來說,充斥許多有風格與態度的藝文店家,業主對於藝文內容的發展著力頗深,對於文化活動的類型廣度與玩法(操作方式)也不斷進步,繽紛燦爛的創意與創新也讓許多業主在文化內涵與長期經營上取得平衡。然而,當我們把如此期待與想像照映至淡水,我們看到的是甚麼?


  淡水之於台灣歷史發展有其重要地位,不論經濟或文化上皆然。我們看到許多早期重要的藝術家前輩將淡水作為靈感,今日仍有許多藝文相關工作者定居淡水,這些跡象令筆者以為淡水擁有豐沛的「藝文天然資源」,然而這些相關工作者在活動上似乎與台北市有更強的連結,一般居民對藝文活動更面臨時間與空間的侷限。


  淡水一年一度的大型藝術節,每年這個時候居民對藝文活動的參與和投入值得肯定,而多年持續舉辦的藝術節亦在淡水文化地景中奠定不可取代地位,但這對藝術日常化的幫助有限。一位旅遊東京的朋友告訴我,即便非周末晚上,人們也能在提供藝文訊息的刊物上找到玲瑯滿目的活動。當然,這跟東京的人口數與稠密度有絕對關係,也表示東京有足夠的藝文人口與藝文消費力,但這件事真實讓筆者訝異的,在於一個城市何以能有如此吞吐量(空間)允許五十場、一百場,甚至上千場文化活動在同個晚上發生,光憑所謂正式場館與政府釋出的替代空間也無法裝載這些活動的舉辦,那麼答案在哪裡,其實是來自民間的替代空間。


  傳統上,人們所熟悉的替代空間不外乎酒吧、咖啡館、藝廊、書店,近年來有更多不同營業場合成為乘載文化活動的場域,例如髮廊、刺青店、單車店、服飾店等。而不論多元經營的動機是本著推廣藝文的使命,亦或為了創造宣傳效果,成果都讓整體社會分享更多的文化支援。


  淡水不乏知名「文青」店家,擁有廣大顧客群,也許因經營者不熟藝文事務,或有其他利益考量,他們並未賦予自身推廣藝文的使命,著實可惜。實際上,淡水過去已有串聯店家,做為某種文化觀光手段的先例,但主要範圍仍限觀光客流連的區域,筆者期待藝文店家串聯之廣度與深度皆應提升。在淡水常民社區的巷弄內存在許多帶著夢想與態度的店主們,若能凝聚這些店家作為文化滲透城市的起點,創造更多包容文化活動的場域,另方面也讓店家互動、合作常態化。在這種氣氛下,淡水的藝文店家將不僅吸引遊客朝聖,同時也會是淡水居民平時親近藝文活動的重要通道,而這樣的價值將遠超過只是一本文化旅遊手冊的意義。


▲新北市滬尾藝文休閒園區BOT案示意圖,意味著淡水即將又要增加一座新型態的文創園區
(圖片提供/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