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KUSO古蹟或是創新?

 

曾義明


▲祖師廟環保金爐的不鏽鋼管。(攝影/顏志新)


▲祖師廟正殿大門旁兩堵石窗人物戰馬雕刻多半極為精細。
(攝影/顏志新)


▲祖師廟屋頂人物。(攝影/顏志新)


▲福佑宮旁的階梯彩繪。(攝影/顏志新)


▲龍山寺正門夜間採用重點式照明凸顯門面。
 (攝影/Chiang Ba)

  最近,淡水的古蹟似乎處在多事之秋,古蹟保管單位、官方文化單位或是民間地方文史工作者,最近都為了某些古蹟作為而有所爭論,事件發生是因為古蹟保管者規劃了某些新的設施與裝置而引起的,以下就幾項爭議點作一討論。


祖師廟的環保金爐
  祖師廟最近正在安裝新的環保金爐,以使信徒能在焚燒紙錢時也能兼顧空氣汙染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這個環保金爐的裝置對於祖師廟的景觀卻又造成破壞,從現場就可以清楚看出不銹鋼管與廟頂的琉璃瓦與人物剪黏裝飾明顯的不協調,就是最主要的問題所在。


  我們當然肯定廟方願意去思考改善燃燒金紙的空汙問題。但是這個安裝環保金爐恐怕並非「最終方案」。這事件引發兩個問題,一是景觀的破壞,二是檢討燃燒金紙行為的未來走向。理論上,破壞景觀也是一種視覺汙染,這就不需要再贅言了。而燒金紙除了牽涉到空汙問題外,也必然引發節能減碳與保護木材資源的顧慮。廟方漸漸面臨來自環保的壓力,因為這是大勢所趨。而衡諸其他大型重要廟宇的案例(台北行天宮已經禁止燃燒金紙了),其實最終的解決方案, 應該是會是「移地代燒」或是「不燒」為終極方案。尤其是大型的、重要的、處於人口密集市區的寺廟必然首當其衝。我們呼籲廟方朝「不燒」或「代燒」去規劃,這對信徒也是很好的教育,也讓信徒感覺廟方是很符合時代潮流的。
 

祖師廟前石雕的損壞
  祖師廟正殿大門旁的兩堵石窗人物雕刻,已有相當嚴重的損毀,筆者許多年前就發現了這個現象,我想廟方當然也已知情, 但是問題是:這個損毀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到現在都還可以看到, 這兩堵石窗的鏤空部分被纏上了鐵線,顯然是為了要以石窗綁住鐵線來固定某個物件用的,而石窗後方正是兩扇正門,所以是否為了固定開啟後的大門,因而將大門綁上鐵線固定在石窗,這點尚待廟方詳查。但是石窗上綁了鐵線, 絕對是對會毀損雕刻的,這兩堵石窗是寺廟正殿最重要的「門面」,人物戰馬雕刻多半極為精細,而祖師廟的正面與側面雕刻,可以說是淡水所有寺廟中的最精華者,怎能不好好保護呢?


福佑宮旁階梯的彩繪事件
  這是近來最為知名的事件,因為一場彩繪而引發不同觀點的論戰,廟方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或者搭上現在彩繪風潮,因而設計了這個活動。但是爭議點在於這樣的表現方式對於福佑宮而言,太過突兀,也就是說,表現得得太過頭了,一方面是面積過大,此外,跟身旁的百年古廟相比,也顯得格格不入,所以才會產生爭議。地方人士憂慮的是,彩繪這種藝術表現也會有某種程度的持久性,如果採用的方式是短期展示或是小面積進行,或是以「可移除性」的藝術表現方式的話,就比較不會引起這些爭議了。


  在這裡也順便一提的,就是福佑宮的正門上方裝置了彩色的電子匾額。這點筆者也認為是不當之處。眾所周知,福佑宮是淡水地區最古老的廟宇,與彩色電子匾額實在有明顯的不協調(對於新建廟宇,電子化看版則可能是一種符合現世時代的設計)。如果是為了凸顯廟的門面,儘可以使用照明燈源來加強即可(例如以下龍山寺的例子),實在不需要放一個這麼沒有質感、視覺上卻又是這麼突兀的科技發明。


  看到了以上這些例子,就不免開始為淡水古蹟擔憂,是否正在面臨一場「結合新科技與古蹟的變身風暴」中。但是所幸終於有個好例子出現,這個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龍山寺的夜間照明設計,龍山寺在夜間設計了正門的重點式燈光照明,而內部正殿也以這種方式來點明寺廟的重點,整個寺廟在夜間化身為一個藝術博物館,同時也為夜間原本陰暗的廟門口道路點亮燈光,有利行人通行,居民莫不稱便,所以真的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設計,所花的經費卻很有限,效果反而是加成的。鹿港龍山寺的夜間燈光也是一樣的做法,值得鼓勵。


  除了龍山寺之外的那些負面例子,其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為廟方希望迎合現在的普羅大眾,尤其希望吸引現代年輕族群來造訪。但是,迎合社會潮流,是要結合古蹟的特性與潮流結合,但不該產生互不協調的結果,如果產生不協調,這就變成KUSO(惡搞)了,變成了一種社會笑料,反而得到了負面效果。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