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在地傳承一世紀:
淡水南北軒百週年序幕

 

翁瑋鴻

 


 ▲戰後南北軒成員於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前合影。
(照片提供/南北軒)

 

  一百年前, 日本時代的大正六年(1917),淡水南北軒在幾位地方頭人們號召下成立。成立之初,有志者出錢、出人,購買樂器、聘請戲曲師傅,甚至無償提供房屋,讓在庄子弟們一同學習傳統北管(亂彈)戲曲,也作為庶民娛樂的演藝文化中心。主要目的是迎神祭典時能由自家子弟們替神明服務,擔任神明駕前的音樂陣頭,代表地方上的榮耀象徵。細數南北軒的軒社歷史,其實也等於翻閱了大半部的淡水地方廟會與傳統戲劇發展史。
 

淡水北管軒社風華

  南北軒以「南北」為名,取其以樂會友、涵蓋南北的精神,與當時早些成立的淡水軒(1909)、和義軒(1910)技藝上相互較勁的意味。三軒皆以北管為主,其中淡水軒是日治時期北部最活躍的軒社之一,從南到北皆有淡水軒登臺演出、排場的紀錄,它也是祖師廟建廟時貢獻最力的軒社,因此側廂作為淡水軒曲館,以茲紀念。作為後起之秀的和義軒與南北軒,成立之後也與淡水軒並列齊名。三個在地軒社最常被老子弟們提起的一段往事,就是大正十三年(1924)在派出所(今華南銀行)同時搭臺拼場,由三軒子弟登臺演唱同一齣亂彈大戲,「輸人不輸陣」,哪一軒動員最多,哪一軒吸引的觀眾和賞金最多,便是當天的優勝者。

 

  軒社同場拼臺演戲,對現代人來說只能賦予想像,畢竟年代久遠,加上現今軒社要能登臺演一齣戲都已大不容易,何況是三個軒社同時間的鑼鼓喧天、上演全檯北管大戲。子弟登臺演出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子弟不同於職業戲班演員,平時士農工商,散佈於各行各業,利用閒暇之餘學戲,強調是業餘的義務性演出。傳統上,子弟團必須持續數「館」(一館四個月)以上不斷地套曲、套鑼鼓、踩腳步,才能出得了臺、撐得了場面。除了訓練一群不懂腳步手路的素人演員,到能在戲臺上行雲流水地整冠、開山、雲手、出臺、跳臺、雙出(入)水等等,最難能可貴的,則是集結這一大群子弟共同完成演出一齣戲的向心力與行動力,「食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這也正是子弟登臺演戲最好看的精華所在。

 

南北軒的曲藝不輟 

  淡水的軒社在日治時期曾風華一時,雖然戰時歷經短暫的休止期,但光復之後和義軒與南北軒日漸壯大,加上各地新成立的軒社林立,以及地方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戰後的數十年可謂是淡水軒社繼日治後的另一段繁盛時代。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初六的祖師公暗訪、遶境,也成為軒社間相互競藝、交流的「軒拼軒」大平臺。這段期間南北軒除了參加廟會祭典,亦不斷開枝散葉、交陪廣闊,淡水在地之外,沙崙、三芝、忠寮、臺北中崙、桃園等地皆有同樣的師承脈絡系統,皆為日後軒社延續間接奠定了基礎。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大眾主流文化改變,一九八〇年代之後,雖然以往被認為不入流的民間遊藝,被提昇為政府文化單位開始重視與提倡的傳統藝術,但老軒社終究不敵大環境的風氣改變,庄頭少年子弟加入的興趣已不再熱絡,北管軒社僅剩下殘存的儀式性功能。不少上一代的老子弟對軒社苦撐經營,堅持地方廟會不容缺席,但數年後在缺人、缺錢,加上團員年邁的情況下也欲振乏力,終究默默收場,讓軒社風華成為過去的緬懷。南北軒也曾幾近沒落、青黃不接,如同那個時代的一般軒社,南北軒面臨後繼無人的困,最低迷時的一九九〇年代後期,實際參與的委員甚至不超過五人,藝員更是隻手可數,這與三十多年前光參與中西樂隊的藝
員,就多達百人的榮景有天差之別。

 

  南北軒式微的一段時日,所幸有著往日培育的同門師兄弟支持,才能讓南北軒度過昔時,而後近幾年南北軒老子弟的後代紛紛回舘接手,成為重振南北軒最主要的因素。這些後代子弟們包括副軒長林星光、總幹事林葉益、藝員李家榮、藝員胡嘉裕等等,皆是延續上一代或是祖父輩的子弟人生,重新為南北軒盡心盡力,有了這些支柱,加上新生代子弟不斷加入,一同為老軒社注入新生命。

 

南北軒的戲曲傳承

  近年來,南北軒除了固定於廟會慶典中出陣、排場之外,更加致力深化北管戲曲的藝術傳承。二〇一〇年,南北軒在沉寂多年未演出之後,由新加入的子弟們「登臺復演」,在淡水河邊的鎮公所後方空地搭臺演出。當日下午的扮仙戲後,隨即演出趙匡胤故事的《下河東》(舊路),夜戲則是作為此次開臺主軸的《渭水河》(新路)。《渭水河》敷演周文王為姜子牙拖車,共拖八百單八步,象徵周朝江山八百單八年,子弟軒社多以此劇作為開臺戲碼。演出時,南北軒亦按照子弟開臺慣例,在戲臺上的文武場掛上木炭、菜頭,象徵子弟薪傳、軒社興旺之意。對這次初登場的子弟來說,演出後受到來自各界的鼓勵與支持,也讓南北軒的北管傳承之路更能堅持下去。

 

  二〇一三年,南北軒在國內著名北管藝師邱火榮的長期後場指導之下,更加延聘同為國寶級藝師的劉玉鶯擔任前場教席,再度推出戲齣《鬧西河》(舊路)。這次演出團員們有了前次《渭水河》的登臺經驗,三年後的演出更加成熟。不過,這次演出與前次稍有不同,同樣是下午扮仙,但不演日戲,只演當晚的《鬧西河》一齣,目的是讓團員們能更加專心於呈現演出。《鬧西河》同樣是著名亂彈正本大戲,老子弟們多以其折名「展寶」、「扯甲」稱之,描述宋代將軍高風豹前往番邦搭救柴秀英,一路上用法寶掩身,沿途戲弄番邦公主蕭翠英與僕人阿子大、老大子等人。此次南北軒是在清水巖戲臺演出,當晚廟前石階坐上滿滿的觀眾,除了大部分是親友們前來加油打氣之外,也包括眾多各地慕名而來看子弟戲的觀眾,看完戲後對劇中阿子大的「笑科」演出,至今仍然意猶未盡。

 

  南北軒登臺經驗愈加豐富之後,二〇一五年再以《落花河》(新路)為年度大戲。《落花河》描述樊梨花、薛丁山與薛應龍故事,三位主角分別由李家榮、林星光、林葉益飾演,劇中其他角色多達十數人,武打戲的「鬧熱」之餘更有親情感人之處,演出毫無冷場,祖師廟前的觀眾也依然坐無虛席,甚至這次演出已有下午即來佔位的觀眾。劇中飾演「神女」一角的年輕子弟,更因嬌媚扮相成為此次演出一大亮點。

 

  南北軒連續數年的登臺演出,皆是長期練習累積的成果,今年(2017)適逢建館一百週年,選定以《三進士》(新路)為百年大戲演出戲碼。《三進士》是著名老旦唱功戲,敘述孫氏琳為讓夫婿張文達上京赴考,忍痛將二子賣到其他人家,自身也不得已賣身為奴以籌資尋夫,而後夫婿出任巡按,二子亦中進士,一門三進士終於府中團圓。團員們為呈現此次百年大戲,目前每週也積極勤奮排練中。

 

南北軒的子弟精神

  對長期(甚至從小)活動於軒社的老子弟來說,傳承文化、發揚傳統藝術是現代人的話語,「傳承」一詞其實是陌生的,但他們所作的卻又比傳承更加傳承。套用某位老子弟所說,「這些都是上一代放給咱𨑨迌,咱也要好好放給下一代」,話語雖然輕鬆,但不單單只是音樂和戲曲的教學,而是延續整個軒社文化與子弟精神,而如今的南北軒也從一開始的陣頭音樂團體,成為一個足以能夠代表在地文化的百年老軒社。

 

  就軒社界而言,今年十一月即將慶祝一百歲生日的南北軒,其實只能算是中生代,因為全國各地超過百年以上的軒、園、堂、社,比比皆是,南北軒只是其中之一。不過,百年軒社有它的歷史意義與代表性,能在一個地方傳承一個世紀以上,真正珍貴的人文價值,仍是在於子弟們對傳統戲曲的熱忱與努力堅持。原本成長於地方上的南北軒,在現今社會中,最需要的也是來自地方上的實際支持與文化認同,才能讓南北軒持續演繹經典、傳承文化,並繼續邁向下一個世紀。

 

※2017年淡水南北軒百週年慶典活動:
11/5子弟登臺《三進士》、11/12軒社遶境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