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文化工作與淡水人

 

曾義明

 


▲進行中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BOT。(攝影/顏神鈦)


▲小白宮26層高樓都更案因對環境衝擊相當大,市府早已駁回該都更案。(攝影/顏志新)


▲淡水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預定地。(攝影/顏神鈦)


▲裸露在風曬雨淋中的施家古厝。(攝影/顏神鈦)
 


▲面臨傳統與發展的兩難,需要居民努力重建共同
 的生活模式。(照片提供/淡水文化基金會)


  最近,與諸多朋友在聊天時談到,近幾年在淡水從事文化工作的衝擊與挑戰好像變多了,僅就幾年來出現的議題算了一算,大約有這幾項:淡江大橋、淡北快速道路、輕軌藍線、新市鎮二期開發、淡水老街西段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淡水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BOT案、小白宮前都更案、施家古厝修建案,以上都還是屬於較大規模,比較引人注目的案件,其餘一些較小事件就不在話下了。細思之餘,常會懷疑,淡水是否果真是
多事之地?還是在地文化工作者庸人自擾?此外,也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淡水人對於自己在地的古蹟、社區營造、生活環境,正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因為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上述這些事件的源頭來自各個方面,有中央部會、縣市政府、地方利益勢力、以及社區住民。即使是社區居民,他們原本應該是對於維護傳統與古蹟最為有利的一方,但也常常面臨經濟發展、生活品質以及維護傳統間的掙扎。

淡水在地認同的變化與困境
  基本上,社區人們的向心力,必須要來自於對地方的認同感,在淡水早期還是個郊區小鎮時,認同感會因為有共同的利害關係、共同的生活模式、信仰,而能夠持續深化。但是,當社區規模變大,更加都市化,以及人們流動性越高了之後,就漸漸產生變化了。例如:人們住淡水但不在淡水工作,或是在淡水工作卻不住在淡水,再加上更多的外來人口流入,成為淡水的新住民之後,前面所提到的所謂的認同感問題,便會慢慢
產生質變。此外,也有人對於開發與否產生不同的利益考量,也就是說,有部分人會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區域,能分享到淡水經濟發展的果實,有人則不以為然。顯然在經濟建設開發與保持原有生活場域的爭論仍持續中。這種爭論在上述的幾個開發案當中,都可以看得到。

  以重建街的街道拓寬為例,基本上街區住民們之間也分成兩種主張,一種主張就應該拓寬已使得交通更為順暢,並且有利於汽車進出,也可以帶動繁榮與店面價值提高;另一方面,則是較主張維持現有街道格局,並且引入老街改造的觀念,一方面保留這條深具蜿蜒之美的淡水第一街,另一方面模仿其他地區成功改造老街的範例,以引入文化創意的理念,同時兼顧商業與歷史的價值。基本上,由於重建街主要以原有居民為主
體,較少有近幾年來移入的新住民,即便如此,對於一條不算太長的老街都還會存在有相當的歧見,更遑論是其他地區。

傳統與現代的社群轉換
  淡水由於具有觀光的價值,且因為淡海新市鎮的關係,加上離台北市不遠,因此同時接納了大量遊客以及新移居的住民,而且這兩者的數量都相當驚人,後者則大約在20年間增加了6萬人。但是,淡水最早發展的幾個里,也就是最為核心的區域(草東、民安、長庚、清文、新生、永吉)等,人口都
呈現減少以及老化的趨勢。當然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有些年輕的住民選擇居住較新的社區, 因而搬遷到較遠離市中心的區域(例如新市鎮或是淡海區域)。無論如何,這個過程如果發生的越快速、越明顯時,對於傳統文化或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會越快速,社區生活方式將會變得更為異質性,異質性對原有的認同感將會造成相當的衝擊。


  基本上,一個社群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產生分化,分化出各種次文化群體的社群,因為規模越大的社群,越難以凝聚
共識,這是因為溝通與互動的「數量」的複雜度變得更高了(當然也是因為意見變得更多),所以必須要分化,才能維持有效率的運作。所以越大型的社群(就如同是一個百萬人的大都市),其文化特徵往往比較模糊,或者是說比較多樣性,而非單一性。


重塑文化軟體才能再次凝聚向心力
  這幾年來在台灣四處旅行,似乎也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越早開發的地區,有幸得較早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商業活動普遍較為蓬勃發展,也提升居民的就業與所得的提高。但是居民也逐漸不得不犧牲與放棄某種傳統的居住與生活模式、信仰模式、住民之間的互動模式,而等到我們都發現已經對新的模式感到厭倦,希望重溫上述舊時的傳統模式時,就將發現那些原有模式已經變遙不可及了。因為任何一個地區的商業化的模式的改變,必然也就改變了當地民眾的生活模式,而在這當中,所有的傳統事物都也必將改變。所以,在淡水,似乎有一個艱鉅的任務就在眼前,那就是:是否有可能再次重建新的、以目前淡水居民現況為基礎的一個共同的生活模式,而透過這種新的、共同的生活模式,再次凝聚淡水居民的向心力,因而可以重塑一個具有較「高共同性」的關係。相對於這樣的一個共同性高的理想狀況,現在淡水所處的情況似乎是慢慢朝相反
的方向前進。這樣的看法是比較聚焦在文化的軟體(例如信、社區活動、生活方式、居民互動……)之上的,主要並非是硬體(古蹟、社區建設……)。


  上面情況的發展,可以讓我們了解,淡水的傳統文化、古蹟維護等議題,與都市發展、經濟發展、還有人口移動與變遷,有著錯綜複雜的糾結,這些糾結可能還沒有人能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案來解決,而比較像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出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有時候還會在不應該出現問
題的地方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小白宮前的都更案), 但無論如何,有著更多人(不論是新舊住民)來參與文化議題的討論,必然是好的,這也是現有工作者可以深思的方向。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