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活動

生態共生.超標準落實興建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翁志聖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綠化面積部分,超過達標所需要的2.2 公頃。
 (照片來源/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從開始就以「環保、生態、綠化、節能、營運」五個重要發想原則。

  「綠建築」的概念是設計之初即訂定的方向,採取「自然、生態、環保」理念,這是綠建築的內涵。既然開始就決定做最高標準,便朝向黃金級綠建築執行,最後在綠建築的綠化面積部分,超過達標所需要的2.2公頃,可以為整體環境釋放更多的芬多精。並於使用執照取得後,申請綠建築標章獲得新
北市政府環保局頒得「鑽石級綠建築」做到真正落實超標興建。

  園區飯店的水,可以在處理之後做好妥善的運用,企盼利用自然生態工法的方式讓河川「自淨」,加上鄰近一滴水公園與天然水流,在過程中不但營造「人」的適居環境,更是營造大量生態環境供昆蟲、魚、青蛙、鳥、螃蟹、植物等各式生物環境與人共存 。

差異化營運是最大思考
  關於營運方面,我從差異化做最大的考量,因為台灣的飯店氾濫,儘管在硬體已經花了許多心思,但仍舊希望還有其他特色與價值出現。最終我們決定以「文化、藝術、表演」為主要走向,因為淡水是特殊的地方,在歷史上多次和國際接觸,所以我自己一直認為,應該將園區定位在深入的慢遊範疇,
讓遊客在緩慢的步伐下放鬆心情。

  古蹟的存在也是淡水特殊的符號,淡水和許多國家有過文化交流,這些建築與文物都是美麗的故事。

  台灣幾乎沒有人在做深層的文化旅遊,儘管盛行逛老街、去夜市吃喝在地美食等議題,但是我更希望帶園區的客人去乘坐一趟文化街車,讓遊客可以一邊旅遊一邊聽著說書人講述歷史的過去與未來。希望能在歷史文化、藝術的領域稍盡綿薄之力,讓世界更認識這美麗的淡水。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