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展

張嘉祥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是這次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紀念音樂會的主題,在2022年3月9日馬偕上岸這天,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晚上七點三十分來演出,由財團法人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真理大學聯合主辦,將在當晚演出馬偕相關的聖詩和音樂,比如《養心神詩》、〈美麗的稻穗〉、〈歡樂歌〉、貝多芬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第四樂章等歌曲,以音樂來紀念來臺無私奉獻的馬偕醫生。


  另外在淡水捷運站已經可以看到「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展覽」,透過靜態展的方式,在人群穿流的淡水捷運站,以大圖輸出的方式於捷運3號出口展出。馬偕來臺在北部創立了首間教會——滬尾教會(今淡水長老教會),至今同時也150年的歷史。馬偕雖是由傳教的宗教信念來到臺灣,但所實踐的行為早已超越宗教的範疇。

  在醫療上設立滬尾偕醫館,為臺灣人拔牙進行衛生教育,讓臺灣人的生活習慣文明話與現代化。教育上,成立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前身)、淡江中學、臺灣神學院、淡水女學堂。尤其是淡水女學堂,讓當時的臺灣女性也可以和男生一樣受平等的教育權。可以說馬偕所設立的醫院和學校,深度的影響臺灣現代化,既是啟迪民智,同時也是轉換社會風氣,不論從宗教或社會的意義上來說,都有劃時代的意義和貢獻。
 

▲馬偕全家福:臺灣女婿。(典藏∕真理大學校史館,圖片來源∕開放博物館)
 

  展覽中還有展出馬偕醫師生前所作詩作〈最後的住家〉節錄漢羅版本:

「我全心所疼惜ê臺灣--ah
我ê青春攏總獻hōu你
我ê全心所疼惜ê
臺灣--ah,
我一生ê歡喜攏tī chia」


  短短的幾字就呈現馬偕醫生對於臺灣的心血及熱愛,一覽無遺,也幾乎總結了馬偕來臺的一生,邀請大家三月份到淡水河岸遠眺觀音山,那說不定是150年前馬偕上岸後,第一眼進入記憶的畫面。


  當觀音山雲霧環繞,淡水河波濤銜接外海,150年來儘管淡水景觀幾度變幻,甚至臺灣政權更替,河岸兩側的人民語言變換,但淡水河以及觀音山仍在,同樣的波濤、同樣的雲霧繞山,陰雨綿密,觀音媽祖看照淡水,馬偕的足跡以及影響也不斷在當代重新發現意義。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