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搶救「淡水渡船頭燈塔」、
「滬尾港渡」及「淡水天主堂」

滬尾田野工作室 紀榮達

  淡水的遊客,均知「淡水渡船頭」,卻未詳「滬尾港渡」。那是由於「淡水的國際航運」、「臺海兩岸的對渡」以及「淡水河的內河航運」迄今均已沒落消失之故。因此遊客僅見八里淡水的「渡船頭」,卻不查該址曾經是「國際、臺海及內河航運要津」。幸好有淡水區漁會為我們保存「渡船頭燈塔」,另外,福佑宮(媽祖廟)也為淡水保存了「媽祖印」巨石、「望高樓碑」、「船戶廟額」、「步口廊及戲台」等遺跡,成為「滬尾港渡」的珍貴見證。漁會及福佑宮這些保護臺灣史蹟的行動,著實可圈可點。相較文化局及天主堂,後兩者也與「滬尾港渡」密切相關,但是卻缺乏共同守護「滬尾港渡」史蹟的積極作為,尚有賴淡水人再持續多加鼓勵,讓他們理解自己也是淡水的一份子,在淡水史及臺灣史的關鍵角色,不可或缺。

  150餘年前「滬尾渡(或記滬尾溪渡)」首見於地方誌,是在1871同治10年的「淡水廳志」,其水域在當時不僅是全臺唯一的內河航運碼頭,也是臺海對渡正口及國際通商口岸。我們可以用「滬尾港渡」稱之,以凸顯該址兼具內河航運、臺海正口及國際商港之特色,與「淡水廳志」所記載的其他45個大小渡頭,不可同日而語。

  非僅如此,早在十七世紀,已經有西班牙帆船由基隆、菲律賓及墨西哥輾轉來到淡水河口,標繪此水域為「大河」,並於水岸邊建蓋聖多明哥城砦(今紅毛城前身),恭奉天主教聖母像於城砦內。1629年臺灣教區的區會長馬蒂內茲神父由淡水港搭乘海岸小船,開赴和平島,不幸於基隆外海船難溺斃。1632年淡水愛司基委神父於西納社部落(今埤島橋附近)建蓋玫瑰聖母堂,1633年8月愛司基委神父潛赴日本(當時禁教),於船上遭殺害,棄屍海中,耳鼻被割下鹽漬,送交幕府領賞。1636年1月西納社玫瑰聖母堂巴耶茲神父,擬搭船渡河到八里的班頭社傳教,於途中遭到馘首,1636年6月繼任的慕洛神父與西軍由淡水航行到北投購糧及傳教,多遭弓箭射殺,該年兩位玫瑰聖母堂神父的遺骸先後被運回城砦,均埋葬於聖多明哥城的花園。

  臺灣天主教的Camino走讀團隊,珍貴臺灣的天主教史蹟,多次走讀北投、關渡、淡水及基隆,體驗殉道神父事跡。惟,在淡水天主堂卻僅看見中華殉道聖人圖像,尚缺乏淡水殉道神父事蹟的展繪。甚至有拆除「北臺清代僅存雙柱騎樓道理廳」及「臺灣首座法蒂瑪聖母紀念堂」的計畫。淡水天主教神父的殉道事跡,與滬尾港渡的國際航線、海岸航線、內河航線均密切相關,是淡水世界遺產潛力點不可或缺的一環,新北市文化局宜落實文資法,正視「滬尾港渡」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同時清楚登錄淡水天主教會在北臺灣的文化資產價值,完整天主教會的南北史蹟,協力完竣臺灣歷史拼圖。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