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來自在地「海腳」人的
淡水河岸生活經驗


陳智富

  編按:淡水河岸在古往今來的時光中人文地景變遷甚鉅,從移民渡口、商業貿易、河港泊船、討海漁業一路至現今的觀光發展與金色水岸,也因此跨越不同時代的生活記憶與經驗,即是詮釋淡水河岸發展的重要向度,比如淡水人習慣把水岸地區稱為「海腳」,呈現淡水河海交集下多樣的生活面貌。本篇專題邀請本會志工陳智富老師「現身說法」,智富老師從小生長於「暗街仔」(今公明街),從年少一路走來,經歷斑斕精彩的河岸生活經驗,皆為難得且珍貴的故事記憶。

  金色水岸的起點,是在關渡媽祖廟,也就是關渡宮後方靠海邊的地方,從那個地方開始一路沿著淡水河岸途經竹圍站、紅樹林站、淡水站到紅毛城、鬱金香藝文中心、到漁人碼頭,一共大概是會有六個站,這樣之間有五個距離,每個距離大約都是2公里左右,這一整條金色水岸,差不多其中有80%的健走步道是貼近水邊的。

  因為這一整條金色水岸經歷整個歷史變遷的時間,從19世紀末的移民時代到現在2023年,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世間的變化太多了。大約是從紅樹林站及緊鄰殻牌倉庫後方的海邊,一直往下游流到漁人碼頭的淡水河出海口,這一段是跟我們淡水文史比較有關係的。

  基本上這個路段,有許多文史景點,從我們殼牌倉庫後方往下游到淡水漁人碼頭的出海口,這一段水岸,長度大概有4公里左右。這段水岸雖然有4公里的路程,但是在過去這五、六十年來,真正可以讓人走到岸邊接觸漁船、海邊、海水的地方並不多,在1998年淡水線捷運通車以後,在海邊那個地方也廣建了很多人行步道、公園、水岸碼頭等設施,才使得人們在岸邊走路、休息、購物的空間增多了。

  但是真正來講,大概是在我們淡水捷運站後方的海邊,一直延伸到跟渡船頭碼頭這一段,比較有所謂「討海」的事前的準備,以及事後的處理,這些現在已經看不到的海邊人的人間生活百態以及討海文化,才是整個水岸過往故事的內容精髓之所在。

▲淡水河畔漁船停泊的繁盛景況,現已不復見。(圖片提供/陳智富)

  光是從現在的殼牌倉庫到和衷宮海邊這一段的水岸,在移民時代,這裡曾經是輸送貨物的碼頭,此外,後來的黃東茂別墅、日治時代的氣象觀測所、水上機場、還有殻牌倉庫臭油棧、施合發木材行、國民政府時代的順風牌電風扇工廠、扒蛤蠣船停泊碼頭及1970年代到現在尚留有一點的水上人家,都分布於此一地帶。到了現在,這一帶變成為舢舨船、遊艇、專業漁船、休閒漁船的停泊碼頭,整個水岸變遷在不同的年代中,也帶來不一樣的風貌。

  淡水河的「海域」,一般人是講河,但我們海邊的人講這裡是海:因為海域的水是鹹的,有漲潮、有退潮、有潮汐水流、有各式各樣大小的專業捕魚船、有釣客、有討海人及相關的周邊海洋文化,當時的整個淡水海域,包括關渡海邊一直延伸到下游的漁人碼頭還有對岸的八里,整個地方海域的海洋生態食物鏈、生活鏈,大約在1980年代後,已經越來越式微了。

▲淡水討海文化與燈塔,攝於1970年。(翻攝至1993年出版,淡水鎮刊—金色淡水
 第4期第七版,李乾朗所著〈淡水渡船碼頭〉)

  照片上顯示的是淡水渡船頭,這是海邊文化的生活鏈區塊之一,當時的燈塔是在海水裡面的有一個大約半層樓高的水泥塔座,鐵燈塔是放在水泥塔座上的。當時要搭渡船是要往岸邊走的,有一個斜坡慢慢地延伸下去搭船,當時的水位比較深、海床比較低,滿潮的時候水位則比較高,渡船開到八里對岸是直行的,即使在退潮的時候,水位也是蠻高的,而且當時的渡船比較小,吃水比較不會那麼深,不像現在退潮時,渡船要繞到油車口那邊才能夠找到航道開到八里。照片右邊上方的孤獨漁船是渡船,當時的渡船也比較小,沒有在使用的時候,就是停在旁邊的海域而已。

  燈塔隔著旁邊的渡船頭上船堤防岸(照片上顯示的微斜平台),是讓當時的漁人用來工作的,譬如說搬漁貨上下船、讓漁船翻面來清理藤壺、修補漁船底的滲水破洞、為漁船上油漆等事務,以利於漁船的修理保養。從側邊看右下半部的平台,是貼著海水的,水岸邊停著許多舢舨船,也常有釣客在這個平台上釣魚。

  燈塔旁邊,現在這一間複合式餐廳的1樓,是一個鏤空的平台,專門用來拍賣魚獲用的,2樓以前是淡水漁會的辦公室。靠海邊沿岸旁邊,有停舢舨船的這個斜斜地平台,大約在三四米左右寬,左半邊就是馬路,馬路的旁邊就是一排商店,有冰店、小吃店、旅館、理髮店,還有一間「寮柴館」,都是一些跟討海有關的周邊行業商店居多。照片左上方那一件大約是三層樓的房子,應該是當時淡水很多人會選擇去看醫生的淡水診所。

  漁船不整齊的停在水岸邊,這些漁船可能都是暫時停的,因為渡船頭前方的海域是一個很忙碌的海域,很多討海人把船開進來這個位子以後,就匆匆上岸辦事情、交漁貨、補魚具,然後又要很快地把漁船駛開到原本固定停船的位子上去。照片前方看到一個像滑溜版下面有輪子的木架子,有以下兩種可能:

  其一,用來移動漁船的時候使用:把船頭或尾頂高,然後放架子(輪子)在漁船的正中間,利用漁船本身的重量壓著輪子後,人輕輕的推就可以把漁船移動。

  其二,1960年代,臺灣的近海、遠洋漁業發展到一個蓬勃的階段,當時的拖網漁船在中國及臺灣周邊的海域捕魚時,漁貨的產量是用每一箱裝滿漁貨的數量來計算的,譬如說你這一趟航海,抓了幾箱漁貨回來…,當時一個裝魚的木箱是差不多是這麼大,所以也許它是一個木箱子用來裝漁貨用的。

  照片後方遠處的山巒,就是從淡水到竹圍段這條馬路靠山的那一部分,當時都還沒有開發,夜晚從淡水的海邊看過去,根本沒有什麼燈光。後來就有商人把它稱做水岸第一排,現在已經是大小樓房林立,成為觀海第一排的房子了。

  這個現在在淡水渡船頭的燈塔,燈光熄滅了,成了一座地標,已經不再作為海上航行船隻找尋陸地的指引明燈。我想它最主要的意義在於,這座燈塔跟這個地區海域的連結。這座燈塔從日治時代建立到現在,歷經了幾個朝代的更迭變換,看盡千帆、潮起潮落。它在整個臺灣海洋文史的發展過程中,滬尾淡水港經歷了日治時代、國民政府年代、魚香小鎮到觀光小鎮,大小的各式船隻,可以從直接外海開進來淡水,最遠則可以繼續往上溯到臺北市區甚至到更為上游的鶯歌、大溪等地,廣布淡水河流域。

  從翻滾的浪濤到平靜的山巒倒影,從國際港口到現在的休憩水岸。在這百年來的歷史變遷過程中,整個淡水河流域所孕育出來的經濟、文化、海洋生態生活圈的生命底藴,豐富了淡水從開發到現在的歷史,直至現在也仍然是中西並存、有古有今的多元文化,其中顯現的是兼容並蓄的風采。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