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河南勇仔」與「淡水天主堂」

滬尾田野工作室 紀榮達

  崎仔頂清水街及重建街,創建於嘉慶年間,是淡水真正的老街。清水街還以「廟街」聞名。從祖師廟、淡水軒、蕭仔爺、土地公、和義軒、文昌祠、天主堂、玄天上帝一直到三王爺廟,實為淡水宗教文化古街區。其中,天主堂不但與臺灣的民間信仰有差異,還跟淡水史有個特殊淵源。那是因為有位清軍「河南勇仔」,在天主堂的廂房被謀殺之故。

  臺灣人從康熙以降,均稱中國駐臺班兵為「北兵」或北仔。光緒末,有了變化,臺灣人改稱駐臺防軍為「河南勇仔」,黃榮洛老師(1926年~2017年)認為那是唐景崧撫臺時,曾經帶來「珠江南岸」訓練的「河南營」部隊之故。臺灣人未諳中國各省方言,全以「河南勇仔」稱呼來臺清勇。

  1894年甲午戰爭,北臺灣最後一支衛戍部隊「定海軍」,駐防於臺北府的東門外(今中正堂)、大龍峒、蘇澳、淡水和澎湖。這支部隊適逢「甲午乙未」之際,清勇各有四種不同的命運。1病故、2戰死、3遣中、4留臺。當時臺澎霍亂疫情嚴峻,定海營勇,亡故者眾,後來淡海新市鎮出土大量清軍墓碑,可供證實。淡水尚存的清軍,部份續防北臺,有些移防澎湖,有人守澎殉國,有人投降日軍。割臺後,降日清軍多被遣送回中國,少數則選擇留臺,成為臺灣人。

  昭和5年(1930年),一位留籍在淡水的河南勇(姓名待考),遭到謀財害命,其同居人(當時已逝)的養女張氏,乘其酩酊昏睡時,以5寸釘,釘入其腦門,公醫驗屍時發現此兇案。該凶宅正是淡水天主堂的廂房,那是因為天主教會關懷無殼蝸牛,將廂房提供給社會弱勢者居住,孰料同是房客的養親屬竟狠心奪命。該凶宅與玄天上帝廟有一面共同牆壁,1993年拆廟時,共同壁幸得保存未拆,成為河南勇故居的珍貴見證。1910年林茂才神父向屋主駱返,購得此屋,並以明治二劃磚,整建立面,河南勇入住此廂房時,該宅不但有嘉慶騎樓、嘉慶斗牆,還有明治二劃磚立面。

  淡水天主教會,是全臺唯一擁有400年完整史蹟的教會:包括西荷時期的聖多明哥城與玫瑰堂遺址(一級古蹟紅毛城前身)、清代嘉慶年間的古騎樓、日治時期二劃磚河南勇故居、神父樓、道理廳以及國府時期1962年的法蒂瑪聖母大堂。

  淡水天主堂今年即將動工的重建計畫,將拆除淡水堂的所有史蹟,連同河南勇故居也將一併湮滅。未來,見證淡水天主堂福傳史的建築物,只能以2023年建造的新堂作為開始。

  反觀長老會,光緒元年1875年,他們才開始建築馬偕故居,如今在淡水的長老會已經擁有16座文化建築,見證該會的福傳史。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