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專欄

公共論壇講座紀實
《淡水23事》生活私房路線探索

洪靖翔
 

  5月4日下午,淡水社區大學舉辦「在淡水,住下來」工作坊—《淡水23事》生活私房路線探索的講座,歸屬於公共論壇的系列活動。本期《淡水23事》的主題是「生活私房路線探索」,匯集了十位作者的淡水在地生活私房路線,從蓊鬱山嶺到金色水岸、從清水街菜市場到淡海新市鎮,這些私房路線所代表著的不僅是那些地景相互串聯起的路線,而更彰顯出多元的「在淡水,住下來」的日常,顯現的是一種對於在地生活感的追求與發現。

  活動伊始,首先由淡水社區大學副主任范情開場,講述本期《淡水23事》的編撰過程,從透過五感體察日常生活內涵、生活路線地圖的學習繪製,到寫作技巧的練習,最終集結成冊編輯出版。她也進一步說明,「從看見居住者的『生活』開始,讓在地人分享自己在淡水生活移動/散步的私房路徑,從中窺見在淡水『生活』的有機樣貌。」其次由社大夥伴龔靜儀分享各式「編輯23事」,並且「開箱」目前在淡水文化園區內展示的《淡水23事》生活私房路線探索展覽,展覽期間為整個五月,也歡迎大家前來園區參觀。

  接著,由這次《淡水23事》的作者群們輪番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私房生活路線,無論是自己日常徜徉的五虎崗詩路、真理街上難忘的晨昏時刻、香港新移民的新市鎮生活,抑或是老淡水人熟悉的瓦瑤坑、水源地,還有紅樓洪許俸阿嬤的生命故事,這些在地的私房路線在作者群生動的敘說下,也勾起在場許多淡水人的記憶,現場氣氛熱烈融洽,而最大的驚喜,則是紅樓洪許俸阿嬤也親臨現場,與大家一起聆聽,十分難得!

  本次活動講座的最後,由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總結,黃教授是帶領本期《淡水23事》的作者們,一步步繪製出生活路線地圖的指導者,討論過程中,黃教授也拋出一些值得討論的方向,眼下的淡水其實正面臨著諸多城市發展與變遷的議題,而當我們培養在地生活感的同時,對於城市即將發生、或已然發生的變化,有甚麼樣的想法?關於變遷與保存的現狀,我們生活、長居在淡水的人們,能否有更多的留心與關注?

  因而與其說「在淡水,住下來」,除了居住在淡水這座宜人美麗城市的關係確定,更是一場體察日常生活變化的開始!

▲指導本期《淡水23事》的黃瑞茂教授與參與學員合影。
 (圖片提供/淡水社區大學)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