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大龍峒四十四坎」
與「淡水天主堂」的故事

滬尾田野工作室 紀榮達

  1633至1635年間,天主教西班牙籍道明會士,淡水玫瑰聖母堂的基洛斯神父(Teodoro Quiros O.P.)曾傳教於大龍峒一帶的「卡馬古」社(Camaco),以及該水系的其他原住民村落。其間淡水河流域一度因天花疫情猖獗之故,8天就有320人受洗。

  1636年淡水的西班牙守軍移調菲律賓,防務空虛,原住民反抗並燒毀淡水河流域的4座教堂。1637年10月西班牙人自毀聖多明哥城,撤出淡水,1642年基隆也被荷蘭人攻陷,神父遭俘虜,舊教福傳工作因此中斷200餘年,直到1887年天主教會才重新回到北臺灣,但沒有再進入大龍峒。在光緒、明治間,北部只有蘆洲、大稻埕、淡水三個天主教會,後來蘆洲天主堂被大水沖走,大稻埕堂毀於盟軍轟炸,僅存簡樸的淡水小教堂留存至今,見證天主教會在北臺灣的第二度宣教。

  淡水和大龍峒的「原住民」,於400年前共同接觸天主教信仰,這兩地的漢人,在200年前另有共同的特殊經驗:「雙柱騎樓」。

大龍峒「四十四坎」的「雙柱騎樓

 1802年大龍峒的同安人,王、鄭、高、陳四姓業戶成立「金同成」號,購買保安宮西側的旱田,建蓋南、北兩側各22間瓦厝店鋪,中留車路,形成大龍峒最早的街市,稱為「四十四坎」或頂街(臺灣人稱一家店面為一坎店),之後又延伸建蓋相同格局的街市到「安和宮」土地公廟,稱為下街,當時的頂、下街合稱大龍峒街。這條古老街道最大的特色是雙柱騎樓,與一般的單柱騎樓或拱廊騎樓迥異,為全臺稀有。

淡水「崎仔頂」天主堂的「雙柱騎樓」

  嘉慶間,淡水的永春人林姓業戶在五虎崗的「崎仔頂」(今清水街北段)建蓋「雙柱騎樓」店鋪及玄天上帝廟,形成北臺灣第二個雙柱騎樓古街市,為淡水最精華的商業區及廟街。1905至1916年間林茂才神父先後在此購買6間相連店鋪,作為天主堂、神父樓及道理廳之用,當時神父能以低廉的價格洽購,是因為滬尾老街的重心已轉移到今中正路一帶,以及崎仔頂酒樓發生命案之故。

淡水天主堂「雙柱騎樓」的文資價值

  大溪、三峽、迪化街等老街,均為單柱拱廊及巴洛克立面,大多是日治時期市街改正之後的騎樓建築。清代雙柱騎樓,相對具備稀有及年代久遠等文資價值。1973年臺北市道路拓寬,大龍峒「四十四坎」雙柱騎樓悉遭湮滅,僅以彩繪夾板包裹,示意清代的雙柱騎樓。淡水天主堂的雙柱騎樓因此成為全臺僅有,是「淡水世界遺產潛力點」極為重要的文資元素。見證臺灣史與天主教史。

▲淡水崎仔頂保存清代的「雙柱騎樓」。(圖片提供/紀榮達)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