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感慨又一片樹林消失
氣象觀測所旁樹林地遭移除

Tân Tek-hôa

   最近幾年來,氣候變換加劇,愈來愈炎熱的天氣已幾乎成為日常現象,綠地、樹林對於都市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顯得愈來愈重要,可是淡水近來的發展,卻接連地把綠地剷平,替換成水泥建築或大樓。

  淡水氣候觀測所旁,緊臨水岸之交,有一處軍營,此處早年即有軍事守備力量駐守,前身就是淡水水上機場,老一輩淡水人也習慣將淡水氣候觀測所稱為「空軍仔」。現在已成為古蹟,附近的道路也改建成自行車道,常有許多遊客騎行腳踏車行經此處前來淡水。

  約略在一年多前,首先是在通往中正東路的崗哨大門旁,有大樹先被砍掉,再到約略半年之前,這片土地圍起了工程圍籬,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原本軍營內尚仍存在的大片樹林地,也被清除。起初時候,大型工程車在這邊頻頻進出,剷掉了樹林;在軍營營區內,靠自行車道這邊,則露出了已塌壞的古老建築,又過不久的時間,這些老建築物,也悉遭拆除。

  如果我們從臭油棧,也就是從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一路往竿蓁林的石板路,緩緩上坡往前進,原本會出現在眼前的,是曾經一片蓊鬱蒼綠的樹林地,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腳踏車道沿線的風景之一,然而現在,這些樹林地已經消失,被天空的一片藍所替代,如果我們對照大片樹林被砍除前後的照片,可以想見清除的樹林面積有多大,令人十分嘆息。

  話說回來,此處究竟要進行什麼樣的工程呢?不解的是,公告用的工程說明告示牌,居然設在圍籬內,而且是與道路垂直放置,要進一步努力細看,才能稍稍看出是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所進行的「淡水營區新建大樓工程」。

▲工程說明告示牌隱身在圍籬內。(攝影/陳德樺)

▲原先蓊鬱的樹林地消失。(攝影/陳德樺)

 在網路上找到4月27日青年日報的動土典禮報導,王指揮官表示:「新建營舍將能滿足官兵住宿需求,同時具備多元機能設施,以及節能、安全的居住環境,以營造家的氛圍,增進部隊向心力與士氣。

  樹林被清除已是既定事實,新建大樓案的來龍去脈我們也無從得知。淡水許多「閒置」的綠地逐漸地替換成各種人工建築或水泥鋪面,譬如捷運站廣場原本設置的花圃兼木板座椅被清除後,一整片瓷磚地在大熱天裡製造了更多熱氣。

  這些地形、地貌、地標面貌的改變,在當前所謂的民主制度下,到底由誰決定呢?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