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淡水人說淡水事的在地走讀:
走讀淡水參加回饋

吳蘇庭

  在山海、老街巷弄中穿梭,海的氣味、濕黏的觸覺、無一刻不變化的觀音山與淡水河面,是我對淡水的印象;是的,以「海」稱之,過去總疑惑究竟該如何稱呼眼前的水景,這次走讀才知曉,過去淡水人稱現在的河岸為「海腳」,殼牌倉庫外面被稍微切開的地形是庄子內溪垂直海岸線流入淡水港之處,而水的流向也說明淡水山城海岸「五虎崗」地形的形成;一旁「草厝尾」是貨物上岸的地方,見證忠寮李家古厝進口磚的過程;連接海邊到市街的「暗街仔」,則在淡水市街治理中陰錯陽差帶著光明之意轉為「公明街」,成為淡水人才知道的趣事。

  走在金色水岸,走讀當天是一片白濛的天氣,港口邊停著漁船與迫迌(tshit-thô)船,聯繫著淡水人與海的緊密關係;街道上看似格格不入的繫船柱,記錄著腳下街道在過去,曾經有大半是海,景象還留在年輕講者的兒時記憶裡,飄著海鮮直接下鍋那難以忘懷的滋味。路中被鐵柵圍起來的燈塔,是淡水三座燈塔之一,指引海上歸來的船隻,在凹岸水深的海線,找到三點一線的回家航道,即使被今日熙來攘往的人潮忽視,卻無可抹滅海上視角的珍貴記憶,藏著更多值得挖掘的淡水故事。

  水岸跟老街的高程差描繪出淡水小鎮向山一側層層堆疊的地形,「崁仔」成為日常移動的身體經驗,來回在海腳、媽祖廟與市場的路徑上,也不難想像廟旁作為「頂街」的重建街過去是如何人聲鼎沸。沿著水岸,海產的味道記憶、漁港與埔頂天際線、討海人的信仰,還有聽來迷信的蚊子穴(和衷宮)與蟾蜍穴(鄞山寺)衝突,紀錄真實上演在移民時代的族群衝突。

  再往馬偕銅像的方向走去,中正路11巷與13巷之間的環河道路上,轉角處緊貼河岸的混凝土溝,記錄漢人與洋人的生活場域交界,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族群生活圈,也許正提醒我們,在開港通商的歷史與古蹟群作為文化地景被文資重構的論述中,不同族群的經濟貿易、身體勞動乃至社會支持等(無論正義不正義)都不該被遺忘。

  我的淡水朋友曾在河岸散步時,看著商業化的老街與吃食走晃的遊客,「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老淡水人想看到的,但我自己蠻感慨的。」,當時我還難以具體想像十幾年來的淡水變化,在這次走讀中,講者以真實的生活經驗細細講述現在難以看見的在地故事,帶著我們穿越時空想像過去的生活景象,當中對淡水的在地認同使人著迷,更細緻的牽動聽者感受淡水的在地情懷。

  淡水在城市治理策略下轉變成觀光導向的金色水岸過程中,那些漸漸被淡忘的在地記憶,卻仍銘刻在老淡水人的生命裡,無法從身體感抹去,借用主講人靖翔的話:「現在年輕一代的人,離開淡水太容易。」,但這些根著淡水的生活記憶,卻讓身為外地人的我難以忽視,甚至產生離不開的感受。

▲淡水文化基金會近來推出「走讀淡水」的導覽活動,期望帶領更多人認識不一樣
 的淡水。(圖片提供/洪碩謙)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