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城市保存與發展的失衡
渡船頭燈桿恐遭異地遷移

淡水文化基金會

   今年年初,媒體刊載新北市政府即將對淡水渡船頭燈桿進行「淡水燈桿歷史建物修復再利用」的相關計畫,對現存於渡船頭的文化資產做出異地遷移的評估。雖說捷運局強調,會在與地方充分溝通後,確定後續處理方式,然而自從去年渡船頭燈桿被評定為歷史建築以後,地方上可能因輕軌建設的緣故而遭受異地遷移的種種猜想,如今竟逐步化為現實。

 ▲渡船頭燈桿於去年4月登錄為歷史建築,如今將面臨拆遷問題。(攝影/陳羽醇)

   關於渡船頭燈桿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日本時代設置的暴風標,以及後來成為淡水港指引系統「三點一線」當中的重要指標,淡水港後來漸次淤積、漁業沒落後,它也逐漸卸下過往繁忙指引的任務,成為如今矗立於渡船頭的醒目標的。渡船頭燈桿最為重要的,是其作為淡水港中的重要指引標的,是其標誌著淡水曾經擁有的國際貿易商港以及繁盛漁港的黃金年代,是其坐落於淡水市街中最突出河岸的地帶。渡船頭燈桿如今已成為淡水的文化資產,其所被肯認、報章轉載報導以及存於老淡水人記憶中的文資價值,係全歸因於渡船頭燈桿所在的「地理位置」。燈桿矗立之處,才是其作為燈桿得以發揮其功用的最重要因素,試想如將燈桿遷移至遠離河岸之處,教人如何理解此之謂過往指引船隻導航入港的「燈桿」呢?

  渡船頭燈桿的文化資產保存,打自一開始即與輕軌開發有著關係。渡船頭燈桿也與整條沿河的水岸休閒步道融為一塊,過往甚至在特殊節日時也會裝飾燈光點綴氣氛,河岸邊的文化資產對於淡水人與遊客而言,政府首要任務應是思考如何使大眾與文化資產的距離愈拉愈近,讓渡船頭燈桿能夠持續矗立在河岸邊,用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最好的訴說淡水港的過往歷史;而不是思考將燈桿異地遷移,致使其文資價值完全喪失。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