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1

 
logo-1
 


7-2

banner-1
 
  首頁  
 
 
>>本期目錄
 
  01 社論
藝術工坊298四連棟日式建築拆除的省思
 
  01 要聞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經審定為縣定古蹟
 
  06 專題
轉角看見驚奇!淡水街角博物館「漢洋交流群」巡禮
 
  03

論壇
應通盤檢討淡水都市計劃保存文化資產

 
  03

社區營造
竹圍文化會議激盪下的樹梅祭

 
  03 藝文活動
重建街居民籌備成立街道文化促進會
五月初六遶境至深夜祖師爺在學府路落鼻
 
  短訊
淡水三芝合作推動區域型樂活社造計畫
 
 
  *本報版面開放,歡迎各方投書發  表意見,惟不代表本報立場  
  >>其他期別  
 
02

115期--2009年5月號
114期--2009年4月號
113期--2009年3月號
112期--2009年2月號
111期--2009年1月號
110期--2008年12月號
109期--2008年11月號
108期--2008年10月號
107期--2008年9月號
106期--2008年8月號
105期--2008年7月號
104期--2008年6月號
103期--2008年5月號
102期--2008年4月號
101期--2008年3月號
100期--2008年2月號
99期--2008年1月號
98期--2007年12月號
97期--2007年11月號
96期--2007年10月號
95期--2007年9月號
94期--2007年8月號
93期--2007年7月號
92期--2007年6月號
91期--2007年5月號
90期--2007年4月號
89期--2007年3月號
88期--2007年2月號
87期--2007年1月號
86期--2006年12月號

85期--2006年11月號
84期--2006年10月號
83期--2006年9月號

 
 
 
>>要聞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經審定為縣定古蹟
重建街道路拓寬計畫案應該適可而止

許雁婷

街角博物館說明會
重建街16號今年5月底指定為淡水鎮
第25處古蹟(攝影/許雁婷)
 這個初夏,流 轉在重建街居民之間的信息,有著更多對未來的想像與期待。5月9日的重建街創意市集還在居民心裡熱烈發酵;由居民們共同發起的「街道文化促進會」,也在5月11日獲得台北縣政府許可設立,正式進入籌備立案階段;而繼重建街14號街屋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後,重建街16號街屋的古蹟提報案,更在5月25日經台北縣政府召開古蹟審查會議通過審定為縣定古蹟,即將公告成為淡水鎮指定的第25處古蹟。

重建街因面臨都市計畫道路拓寬問題,反而激發起在地居民的文化保存與環境營造運動,這項文化保存與環境營造運動一路走來已經邁入第八個年頭。居民們勇於表達保存的聲音、為重建街奔走投入, 這一條街的歷史因為眾人的參與而勉強得以不被淹沒遺忘。在這漫長的保存運動中, 施家古厝、重建街14 號街屋、重建街16號街屋的屋主,因為認同街道歷史與家族文化的保存,相繼提出私有古蹟的申請,並獲得台北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都為淡水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寫下一頁精彩的歷史。

街角博物館說明會
重建街16號今年5月底指定為淡水鎮
第25處古蹟(攝影/許雁婷)
然而,在重建街周邊文化資產陸續指定保存的同時, 政府似乎卻仍未放棄拓寬重建街的計畫。雖然重建街16號街屋的古蹟提報獲得台北縣政府審定,但對於圍繞在重建街周邊、連結各個重要文化資產點的歷史步道網絡,淡水文化基金會特別提報的「滬尾街古道」文化景觀案,卻遭台北縣政府擱置。重建街乘載淡水漢人移民的產業史、文化史與家族史,宛如一條串起淡水發展歷史的軸線,它的周圍不只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如三級古蹟福佑宮、縣定古蹟施家古厝、重建街14號街屋、重建街16號街屋、歷史建築日本警官宿舍、重要文化資產祖師廟、淡水紅樓,其實重建街上的每一棟老房子,都能說出它動人的家族故事以及與淡水歷史脈絡的淵源,儼然可以由此透視淡水近二百年的社群生活文化史,重建街道路拓寬計畫實在應該適可而止, 不該以一般都市計畫道路拓寬案視之。我們期待重建街被完整保存, 在漫步於這些石壁綠蔭、磚牆斜瓦的巷弄間, 得以感受前人生活的軌跡, 串起淡水發展過程中淡水人的歷史記憶。

 
 
1

Ccopyright © 2009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Tamsui Culture Foundation
發行人/莊武男 總編輯/謝德錫 美編/姚莉亭 網站管理/創意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轉載或重製
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6巷1號 電話 (02)2622-1928
E-mail:tamsui@tamsui.org.tw
指導單位 log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