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1

 
logo-1
   
banner-1
 
  首頁  
 
 
>>本期目錄
 
  01 社論
讓淡水有機會脫胎換骨邁向生態城市的未來
 
  06 要聞
常民慶典 在地啟蒙
 
  03

專題
淡水鼻仔頭區域的生態城市規劃

 
  論壇
八庄大道公在中泰國小
以創新展現  融入社區  關懷草埔尾
 
  04 社區營造
在地的店-草埔尾矸仔店
 
  05 藝文活動
女農夫VS台灣Kitty貓
 
  07 短訊
第四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25日舉行
大河之戀皇后號5月10日啟航
 
 
 韶光影事
 
  91-21
 
  >>其他期別  
 
02

90期--2007年4月號 89期--2007年3月號
88期--2007年2月號
87期--2007年1月號
86期--2006年12月號

85期--2006年11月號
84期--2006年10月號
83期--2006年9月號

 
 
 
>>專題

淡水鼻仔頭區域的生態城市規劃
記「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淡水基地座談會

許慧明

91-21行政院93年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明確宣示政府推動永續綠建築政策,負責此項政策推動任務的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特別擬定綠建築評估指標,委託專業學術機構著手進行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環境上之「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規劃,希望藉由「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之規劃,建立示範園區執行機制雛型,作為國內各級政府與民間社團的參考模式,並以示範園區作為整合國內生態城市相關專業領域的起動器,更希望藉由示範園區的持續推動,朝向永續生態城市的願景發展。據了解,政府初步選定淡水和景美兩地進行評估,準備選定其中之一,作為未來「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之基地。而淡水鼻仔頭區域豐富多元的生態特色,極受政府和學者專家重視,業已成為「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委託專家評估之候選基地。

規劃單位舉行方案說明與意見交流座談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接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進行「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整體規劃,即針對淡水鼻仔頭週邊區域作為淡水基地的核心區域,提出初步規劃構想。96年5月17日上午,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選在淡水鼻仔頭的「淡水社區大學」,舉行一場「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整體規劃案」淡水基地方案說明暨意見交流座談會,邀請淡水鼻仔頭區域內的機關團體與規劃單位及計畫相關政府部門座談討論,交換意見。當天座談係由規劃單位計劃主持人黃瑞茂教授主持, 與會人士包括淡水文化基金會 副執行長謝德錫、淡水社區大學主任張建隆、關渡指揮部工兵官周永正、空軍氣象聯隊主任林得恩、工程官廖本元、淡水古蹟博物館蔡笠農、淡水鎮公所建設課長黃富強、淡江大學副教授周家鵬、內政部建研所研究員陳伯勳、組長陳瑞鈴以及台北縣政府交通局、城鄉局、高灘地管理所等多位官員參加。

淡水殼牌倉庫作為生態解說、推廣與教育基地
計劃主持人黃瑞茂教授在座談會中,首先簡報說明。針對本案「綠建築生態教育示範園區」淡水基地的初步規劃構想,黃瑞茂以圖說方式,分為「生態環境教育、解說與推廣」、「生態地景的修景與復育」、「興建綠建築展示館」以及「綠色交通運具推廣計畫」等四大部分加以說明。
(淡水基地構想圖)
91-23

淡水五虎崗的山脈與水岸是淡水最大的地景特色,但是隨著都市更新與交通建設開闢,道路切斷了生態地景的連貫性,規劃單位認為最有希望重建生態連貫的地點就是在淡水鼻仔頭地區,理由在於鼻頭崙過去是淡水第一公墓的山丘而道路另一端是與水岸結合的廣大軍事用地與紅樹林區,因此保存了較多生態的完整性,目前中間段被中正東路切斷了其山脈與水岸的連貫性,未來如果需要回復連貫山脈綠地的意象,鼻仔頭區域應該最為合適,可行性也最高。

在生態環境教育解說與推廣上,這裡既有的紅樹林區、淡水殼牌倉庫古蹟建築、空軍氣象聯隊、陸軍裝甲部隊基地、水上人家聚落,都是可以應用結合為地景上的生態解說、推廣與教育基地,讓市民瞭解地形、地勢、歷史建築、淡水河流域生態的特色。

建議第一公墓應變更為「保護區」
91-25在生態地景修復與復育上,規劃單位建議第一公墓遷葬後的「都市計畫住宅區」應變更為「保護區」。在淡水與竹圍地區都市計畫圖中可以看出此原第一公墓的用地在編定上屬於住宅區,然而山區地勢的陡峭又為進入淡水市街的入口地區,淡水住宅目前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實在不宜作為住宅使用。規劃單位主張應採用「極低密度的開發模式」,以符合重建生態地景的精神。而中正東路切斷的山與水的連貫生態,應以「生態廊橋」的方式來解決交通廊道與生態廊道的衝突,至於生態廊橋是否為純自然的形式(禁止人類活動)或者以混合的形式,則有待進一步綜合評估討論。鼻仔頭與捷運站後側公園的綠色廊道連結,剛好是淡水殼牌倉庫入口處與捷運站公園入口處廣場,目前為捷運車站地下停車場四線車道使用中,自行車步道系統無法發揮實際串連作用,因此宜整體規劃以進一步成為凝聚生態串連性與實質活動延續的綠色廊道。而港仔溝由於上游住宅區未建衛生下水道,以致污染水質,規劃單位建議應進行整治,建構完備家庭截流廢水的衛生下水道與雨水排水溝系統,以杜絕污染。

在淡水捷運公園興建綠建築展示館
91-26在興建綠建築展示館上,淡水捷運站是捷運系統中進出人次最多的一站,又是假日休憩遊客最多的地點,新展示空間若要與整體環境相容,可採掩土方式以及綠建築的設計準則來設置,不但降低巨大站體的視覺衝擊,也不損及原有公園使用面積與視野的方式進行。依據規劃單位的構想,綠建築展示館的興建方式,本身就是一棟「綠建築」,可以在裡面展出有關生態城市的設計案例、國內推動綠建築的觀念、作法和實際成果等等。

在綠色交通運具的推廣上,規劃單位認為可以將重點放在:一、公車轉運服務;二、設置自行車服務中心;三、發展太陽光電船系統,作為淡水與八里兩岸渡船對渡觀光等方面。

與會發言大都表示支持態度
在黃瑞茂簡報之後,進行座談討論,與會發言甚為踴躍,也大都對本案之初步規劃構想,表示正面肯定與支持態度。淡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謝德錫說,基金會很注重生態,在進行淡水殼牌倉庫古蹟建築再利用規劃時,特別著重倉庫園區生態的維護,保存現有的綠帶。我們還將靠近空軍氣象聯隊的一棟倉庫規劃作為社區教室,生態教育我們是很期待的。

出席座談會的軍方代表,雖然對涉及土地空間權屬變更問題,表示須待上級機關國防部或空陸軍總司令部決定,但對生態綠建築的推動,也都表示肯定。空軍氣象聯隊代表即發言表示,軍方以往比較神秘,生態方面有保存比較多的風貌,是很好的生態資源,棲地維護上是沒有問題。另外,氣候資料的部分,淡水地區擁有20多年的氣象資料,特別在氣候變遷與全球軟化的狀態中,可以將資料進行顯示,作為微氣候的展示點。

氣象聯隊也希望可以作LOCAL預約式的的局部開放,提供解說與導覽,如果要作調查,也可以全力配合樂觀其成。

不過,淡水鎮公所建設課長黃富強提到鎮公所計畫利用第一公墓的土地,興建一個大型的停車場,卻意外引發大家熱烈的討論。淡江大學副教授周家鵬認為興建停車場將毫無用處,尤其在週末全面塞車時,可能完全沒有用。淡水社區大學主任張建隆也表示,整個台二線有很多停車場的規劃,在大馬路旁邊作停車場非常不當,出入危險,進出也會干擾整個幹道的流暢度。似乎公部門在交通規劃上,仍須更周延審慎的研究評估才是。
 
 
1

Ccopyright © 2007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Tamsui Culture Foundation
發行人/莊武男 總編輯/謝德錫 美編/姚莉亭 網站管理/創意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轉載或重製
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6巷1號 電話 (02)2622-1928
E-mail:tamsui@tamsui.org.tw
指導單位 logo-1